(四)地方戏曲
青海地方戏曲剧种主要有: 青海灯影戏、 青海眉户戏、青海平弦和安多藏戏。
(1) 青海灯影戏。 “青海灯影戏” 是由演员操纵皮制影人, 伴以音乐唱腔借光投影于屏幕上表演的一种艺术形式。 其剧目分为大传戏和单本戏两类, 以传统艺术题材为内容改编的连台本戏, 一般以神话戏居多。通常灯影戏剧目无文字脚本, 全凭师傅口传意授和艺人自编而成。 它的音乐由唱腔音乐、 唢呐曲牌和打击乐三部分构成。 它集民间美术、 音乐、 戏曲为一体, 构成造型、 唱腔、 表演的综合艺术美。
(2) 青海眉户戏。 “青海眉户戏” 长期植根民间,无专业剧团, 舞台语言以青海方言为主并带有秦腔韵白的语言音调, 语言通俗生动, 唱腔也具有西部地方剧种所特有的高亢。 由于眉户戏多在民族民间传统节日、庙会和逢年过节、冬季农闲时自娱性演出, 其特点是舞台上即兴式表演成分占多, 以演小戏为主, 音乐由唱腔曲牌、 器乐曲牌、 行弦板头、 打击乐组成。
(3) 青海平弦戏。 “青海平弦戏”是在平弦曲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地方新剧种。 它的舞台语言以西宁话为基础, 兼收京剧、 秦腔韵味。其音乐和语言已形成了自己的风格和艺术特色。 剧目文戏多于武戏,唱重于做, 擅于演出民间故事、 现实生活和爱情题材为主的剧目。
(4) 安多藏戏。 “安多藏戏” 是在藏族民歌、 民间说唱、 民间歌舞基础上并受西藏藏戏的影响, 形成发展起来的青海省唯一的少数民族戏曲剧种。 安多藏戏在青海境内有黄南藏戏、 甘南藏戏和华热藏戏之分。 其共同特点是念唱均采用安多方言, 诵经调和道歌调是唱腔音乐的基本素材, 唱腔音乐多取材于民间说唱、 民歌和宗教音乐, 剧中歌舞性强也是其一大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