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魏收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魏收506—572北朝北齐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北魏时初任太学博士,后迁散骑常侍,记起居注,编修国史。收思路敏捷,以文章华丽著称,与温子昇、邢子才齐名,时人称为“三才”。而杨愔赞其为“一代咸才”。东魏时兼著作郎。高洋建立北齐(550年)时,除中书令,次年奉诏撰《魏书》,由高隆之监修,房延祐等六人先后参预其事。后历任太子少傅、太常卿、右光禄大夫、尚书右仆射等职并监修国史。因收任职于北齐,故有意为北齐争正统地位,不给西魏皇帝作本纪。收利用修史以报个人恩怨,为一人立传,其子孙无论有无必要,皆立传附于后,竟有附传多达二十人者。他身为北齐大臣,所撰魏史多为北齐回护,尽毁北魏所修史书,曾被指为“秽史”,曾引起一百余人投书上诉。时左仆射杨愔、右仆射高德正二人掌权,因收为其二家作传,遂设法抑塞诉词压平风潮。后收曾作过一些修改。《魏书》保留了北魏历史的原始材料,史料价值较高,但已残缺不全,后人据以增补。宋刘攽、刘恕曾予以校注。 魏收 魏收506—572北朝魏齐间文学家、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历仕北魏、东魏、北齐数朝,官至尚书右仆射,加特进。博学多才,然轻薄好色,人称“惊蝴蝶”。与温子升、邢邵齐名,世称“北地三才”、“大邢小魏”。工诗善赋,赋已不存,诗浮艳淫靡,如《美女篇》、《永世乐》等,与南朝宫体同一格调。曾奉命撰《魏书》百三十卷,记北魏一代史实,因借修史酬恩报怨,人称“秽史”,被迫修改两次。原有集六十八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特进集》。 ☚ 杨衒之 徐陵 ☛ 阿豺折箭/折箭 ☚ 祥瑞记 阿豺折箭 ☛ 魏收 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年十五,颇已属文,后随父赴边,好习骑射。为人所讥,乃折节读书。初除太学博士。北魏孝庄帝时,李神儁奏授司徒记室参军。北魏节闵帝时,迁散骑常侍。寻敕典起居注,并修国史,兼中书侍郎,时年二十六。北魏孝武帝时,为帝兄子广平王元赞开府从事中郎,寻兼中书舍人。后与王昕使梁,返,尚书仆射高隆之就求南货,不能如志,遂坐禁止。孙搴死,司马子如荐收赴晋阳,以为中外府主簿。东魏孝静帝武定二年(544),除正常侍,兼领中书侍郎。北齐文宣帝代魏前,如晋阳以收与崔季舒、高德政等同掌机密。及受禅,令撰禅代诏册诸文。文宣帝天保元年(550),为中书令,仍兼著作。天保二年,奉诏撰魏史,改邓渊《代记》诸书为纪传体。至天保五年奏上之,同年,又续上十志。唯以个人恩怨,褒贬人物颇失当。北齐孝昭帝时,兼侍中、右光禄大夫,北齐武成帝河清二年(563)兼右仆射。后以罪除名。寻为清都尹。北齐后主天统元年(565),为左光禄大夫。积迁至开府、中书监。卒。《魏收集》,据《北齐书》本传谓七十卷,《隋书·经籍志》著录为六十八卷。魏收诗文,古人多谓其学南朝任昉。今存诗及骈文,俱重辞藻,而所作《魏书》,虽颇为历代所讥评,而叙事流畅,能传神,史书中文笔亦可称上乘。存文十三篇,清严可均辑入《全上古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诗十六首,见《先秦汉魏晋南北朝诗》。主要事迹见《魏书·自序》、《北齐书》、《北史》本传。 ☚ 释洪偃 徐陵 ☛ 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北齐史学家、文学家。与北朝文学家温子升、邢邵并称“三才”。与邢邵并称“邢魏”。初仕北魏,为太学博士,转北主客郎中。节闵帝即位,升散骑侍郎,编修国史。东魏时任中书侍郎,转秘书监,兼著作郎。入北齐,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封富平县子。后官至尚书右仆射,加位特进。武平中以开府中书监卒于位,谥文贞。收轻薄好色,人称“惊蛱蝶”。撰《魏书》一百三十卷,因借修史酬恩报怨,干犯众怒,被称为“秽史”。著有文集七十卷,已散佚,明人辑有《魏特进集》。 魏收 魏收505—572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今河北平乡)人。北齐文学家、史学家。魏收15岁便已能属文,显露出众才华。入仕后曾任太学博士等职。后迁散骑常侍,典起居注,并修撰国史,兼中书侍郎。东魏时官至秘书监,兼著作郎,定州大中正。入北齐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天保二至五年(551—554)奉命编成《魏书》130卷。此后历任要职,加开府仪同三司,累迁尚书右仆射,位特进。死后追赠司空尚书左仆射,谥文贞。魏收是东魏、北齐间的重要作家,其年辈小于温子昇、邢劭,而与温、邢齐名,世称“三才”。温子昇死后,其与邢劭是北齐文坛两大派的领袖。魏收诗歌成就不高,但也有清新可读之作,如《喜雨》、《庭柏》等对仗工整,巧构形似,已具南朝诗歌风格。有些诗“动辄用事”(《诗品》),用典太多。史载魏收有集70卷(一作68卷),大都散佚。明人辑有《魏特进集》。今存魏收诗歌13首。 ☚ 荀仲举 刘逖 ☛ 魏收 魏收505—572北朝齐辞赋家、著名史学家。《北齐书》、《北史》有传。字伯起,小字佛助。巨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人。年15能属文,才华显露。初为太学博士。北魏节闵帝即位,受诏作《封禅书》,下笔便就。黄门侍郎贾思同称美说:“虽七步之才,无以过此。”迁散骑常侍、兼中书侍郎。魏孝武帝尝大发士卒,狩于嵩少之南旬有六日,时天寒,朝野怨恨。武帝与从官及诸妃主,奇伎异饰,多非礼度。魏收欲言畏惧,欲默不能已,乃上《南狩赋》以讽谏,袭汉赋“卒章显志”手法,“虽富言淫丽,而终归雅正”。后为通直散骑常侍,副王昕使梁,在途作《聘游赋》。官至秘书监,兼著作郎。入北齐,任中书令,兼著作郎,封富平县子。天保二至五年(551—554)奉命编成《魏书》130卷,流传至今。天保八年(557)三台成,上《皇后新殿台赋》。后病重,恐死后嫡媵不平,乃遣两姬,病愈作《怀离赋》以示追念之情。仕齐,官至尚书右仆射,位特进。魏收是北朝重要的作家,与温子升、邢劭齐名,时称“三才”。今存辞赋5篇:《南狩赋》、《庭竹赋》、《聘游赋》、《皇后新殿台赋》、《怀离赋》,均亡,仅存赋目。所撰《魏书》,为“二十四史”之一。魏收原有集,本传载有70卷,《隋书·经籍志》载目68卷,已佚。明人张溥辑有《魏特进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章沧授) ☚ 繁钦 二、隋唐五代两宋 ☛ 魏收 魏收506——572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生于魏宣武帝正始三年,卒于北齐后主武平三年,年67岁。年15,能属文。在魏除太学博士。后典起居注,兼修国史。节闵帝立,以北主客郎中召试,下笔便就。与温子升、邢邵齐名,世称“三才”,又称“邢魏”。高欢召赴晋阳,以为中外府主簿。高澄深重其才,及齐受禅。诏册皆出收手。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寻诏令撰《魏书》。武成帝立,仕至开府右仆射。武平中,以开府中书监卒于位。谥文贞。收虽以文才显,然性偏狭,见当途贵游,每以言色相悦,在洛阳日,行动轻薄,人号为“惊蛱蝴”。又好音乐,善胡舞,曾使梁,与部下各买婢置馆中,遍行奸秽。《魏书》一出,举国大哗。因其挟私妄为,前后颠倒,贿赂成书,来朝廷诉事者,日数十起,怨声沸道,名其书曰“秽史”。齐亡之后,冢为人所发,骨被弃于外,相传即报其曲笔之恨。收所著《魏书》共120卷,清人列为二十四史之一。又有文集70卷,并传于世。 ☚ 萧纲 张正见 ☛ 魏收506~572Wei Shouhistorian and man of letters of the Northern Qi Dynasty. Works:Chapter of the Beauty,Song of Holding the Zither under the Arm,etc. 魏收505—572字伯起,巨鹿(治今河北晋县)人。少善文章,好骑射。初任太学博士,迁散骑侍郎,受命典掌起居注,修国史。魏末曾出使南朝梁。北齐立国后,除中书令,仍兼著作郎,封富平县子。天保二年(551)受诏修撰《魏书》,三年后成书。旋任太子少傅,参修律令。著《枕中篇》劝戒后辈。武平三年 (572) 卒,谥号文贞。有文集七十卷。 魏收506—572北朝北齐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下曲阳(今河北晋县西)人。善诗文。北魏时,任散骑常侍,编修国史。北齐时,任中书令兼著作郎, 奉诏编撰《魏书》,后累官至尚书右仆射,监修国史。他身为北齐大臣,所撰《魏书》多为北齐回护,尽毁北魏所修史书,曾被指为“秽史”。 魏收505—572北齐史学家。字伯起,小字佛助。钜鹿下曲阳(河北平乡)人。北齐著名文人。仕北魏任司徒记室参军、散骑侍郎等,典掌起居注,参修国史。北齐时历官著作郎、中书令、侍中、尚书右仆射。撰有文集七十卷。今佚。在天保二年到五年(551—554) 间受命撰成《魏书》一百三十卷。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