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农村第二产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农村第二产业

(四) 农村第二产业

朝阳区的农村工业萌芽于50年代,当时只是畜力大车修造、农具打制的手工作坊。到今天,已有40多年的发展历史。1958—1978年为起步阶段;1979—1984年为发展阶段;1984—1988年为快速发展阶段。1989年以来,乡镇工业在市场的选择过程中,在优胜劣汰的环境中进行调整、整顿、改造、提高,进入了上规模、上水平的稳步发展阶段。朝阳区乡镇企业通过深化改革,每个发展阶段都出现了质的飞跃。从发展上看,从外延发展逐步转向内涵发展,从追求数量转向提高质量,从普遍开花转向重点发展;进行产业、行业、产品、组织、技术结构的调整,促进企业上规模、上水平;以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推行承包责任制和明晰产权的股份合作制的改革,促进合资、合作、联营企业的发展。从加强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上看,狠抓了企业升级定级的经营管理,以技术改造为内容的技术管理,以新产品开发为重点的质量管理,重点企业配经济、会计、统计、工程四师的人才管理和推广联供联销的供销管理,落实了技改、星火计划、“双上工程”等各项政策,为企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1995年,乡镇工业企业总收入50.5亿元,是1980年的4.3倍。乡镇工业在乡镇企业中比重最大,全区分布30余个行业,以五金制品、交通设备、服装、机械、纺织、化工等8个行业为骨干。
迅速崛起的建筑业是朝阳区乡镇企业中的第二大产业。几年来走“上联合、上等级”之路,在11个乡级建筑公司的基础上率先由南磨房、金盏、大屯、小红门4个实力较强的建筑公司联合组建了“田华建筑公司”,晋升为国家一级企业,从而能承建技术难度较大、质量要求较高的大型高层建筑。农村建筑公司承建的工程多次获国家建设部、北京市、朝阳区优质工程奖,彻底改变了以前只能承接低层建筑和民房修缮等普通工程的落后局面。1995年,农村建筑业产值达到13亿元,比1980年增长7倍,成为农村经济又一支柱产业。

☚ (三) 农业生产   (五) 农村第三产业 ☛

(四) 农村第二产业

(四) 农村第二产业

(1)工业。农村1958年开始创办小工业,成立了农机厂、玻璃厂、砂石厂等7家小型企业,从事农机具、玻璃制品、砂石及耐火材料生产。1978年工业企业16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工业迅速发展起来。1990年工业企业100家,工业收入10 115万元,占农村经济总收入的44%,比1978年增加8.8倍。“八五”期间实施“上规模、上水平、增效益”双上工程,乡、村两级工业向规模化、区域化、集中连片方向发展。初步建成八宝山、八大处、景阳、八角、麻峪5个工业小区,组建国中、治政两大集团公司;形成了轻纺、建材、机电、钢材、化工、食品、工艺、饲料等多行业的工业体系。1995年工业企业123家,其中68家销售收入在100万元以上,13家在500万元以上,8家在1 000万元以上。生产印染布72万米,各式服装34万件,砖瓦214万块,水泥8万吨,预制构件4000立方米,民用锅炉600台(套),各种钢材4 000余吨,各类玩具27万件,食品2 100吨,饲料1.2万吨。1995年农村集体工业总收入40 168万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5.3%,比1985年增加7.9倍,是1978年的39倍。实现工业增加值5 638万元,占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31.7%。
(2)建筑业。1977年石景山人民公社成立修建队,是农村第一家建筑企业。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农村建筑业兴旺起来。1983年组建石景山区第三建筑公司,管理农村建筑业。农村先后成立了7支建筑队,从业人员585人。1989年石景山区第三建筑公司由建筑四级升为三级,1995年设5个直属处和安装分公司,从业人员686人。1995年开复工面积68 906平方米,竣工面积24090平方米,分别是1985年的4.15倍和2.8倍。1995年农村建筑业总收入6 677万元,占农村集体经济总收入的4.2%,是1985年的15倍。创建筑业产值3.4亿元,实现增加值1 575万元,占农村国内生产总值的8.6%。1984—1995年连续12年安全无事故。1989年获北京市人民政府安全奖。1990年创建石景山区第一个文明工地。

☚ (三) 农业生产   (五) 农村第三产业 ☛

(四) 农村第二产业

(四) 农村第二产业

(1)工业。从1958年开始,延庆县陆续建立了一批以国营及集体为主的工业企业,工业生产规模迅速扩大,并初步形成了以电缆、建材、食品制造和粮食加工、服装、毛纺织、农机具制造和修理、消防器材为主要行业的工业产业。1995年全县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工业企业275个、从业人员1.8万人,其中乡镇工业187个,0.9万人。全县工业总产值10.5亿元(新规定1990年不变价),其中县属工业3.6亿元,乡镇工业3.0亿元,村及村以下3.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57亿元。工业产值中:粮食加工和食品制造业产值占20.8%、纺织业占20.2%、建材制造业占14.3%、饮料制造业占7.5%、服装制造业占5.7%、医药和医疗器械制造业占3.2%、光学仪器制造业占2.1%。
工业布局逐步从分散到集中,渐趋合理。1992年建立了占地6.56平方公里的南菜园工业开发区和占地4.89平方公里的八达岭经济开发区,并制定了开发规划和有关配套政策。1995年入区企业分别为37家、91家。
(2)建筑业。1995年全县建筑企业共57家,从业人员2.1万人,其中各类技术人员801人,建筑业总产值7.5亿元,比1985年增长12倍,施工面积126万平方米,竣工面积74万平方米。其中乡及乡以上独立核算建筑企业23家(一级企业1家、二级企业2家),从业人员近1万人,完成建筑业产值4.7亿元,房屋建筑施工面积95.9万平方米,竣工面积20.8万平方米,实现利润总额0.2亿元,上缴税金1 167万元,建筑企业资质和实力不断提高,能承建30层以下、跨度30米以内的建筑工程。1975—1995年期间获县级以上优质工程74项。延庆县建筑集团施工的海淀开发公司志新村小区22号住宅楼获1994年建设部住宅楼样板工程,延庆县建筑安装公司施工的延庆新风大酒店获1994年市级优质工程。

☚ (三) 农业生产   (五) 农村第三产业 ☛
000022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22: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