蝮蛇fùshé一种毒蛇,头三角形,身体灰褐色,有斑纹,有管状毒牙。 蝮蛇(2次) 一种毒蛇。体有黑褐色斑纹,又名虺。~蓁蓁《魂》 ~蜒只《大》 蝮蛇fù shé一种毒蛇。多居于湿地。体有褐色斑纹,又名虺。《招魂》:“蝮蛇蓁蓁。” 古代名物 > 蟲豸類 > 脊椎爬蟲部 > 蛇 > 蝮蛇 蝮蛇 fùshé 單稱“蝮”、亦作“蝠蛇”,亦稱“蝮虫”、“反鼻”等。蛇名。頭部呈三角形,頸細小,口内有毒牙,體灰褐色,有黑色斑紋。長二尺餘,大者可達七八尺。多居濕地,嚙人畜致死。《楚辭·招魂》:“蝮蛇蓁蓁,封狐千里些。”《山海經·南山經》:“[猨翼之山]多白玉,多蝮虫。”晉·郭璞注:“蝮虫,色如綬文,鼻上有鍼,大者百餘斤,一名反鼻。虫,古虺字。”《史記·田儋列傳》:“蝮螫手則斬手,螫足則斬足。”《後漢書·文苑傳·崔琦》:“蝠蛇其心,縱毒不辜。”李賢注:“字書‘蝠’音福,即蝎蝠也。此當作‘蝮’。”按,《爾雅·釋魚》、《說文·虫部》以爲蝮,即“虺”(同“虫”),長漢制三寸。不確。 
蝮蛇 (《本草綱目》)
古代名物 > 醫藥類(下) > 鱗蟲禽獸部 > 蟲 > 虺 > 蝮蛇 蝮蛇 fùshé 蝮蛇【同义】总目录 蝮蛇土虺蛇反鼻蛇 蛇蛇(银~;锡~;花~;青~) 讹带 虵 宅 长虫 茅鳝 蛇类:蛇虺 蛇类的一种:银蛇 锡蛇 白蛇:素蛇 大蛇:蟒(蟒蛇;大蟒;白~;黑尾~)蚺(蚺蛇) 王蛇 王虺 巨蛇 髯蛇 修鳞 埋头蛇 长蛇:修蛇 传说中的大蛇:巴蛇 无毒性的蛇:无毒蛇 几种无毒蛇:锦蛇 盲蛇 游蛇 泥蛇乌梢蛇 乌风蛇 灰鼠蛇 灰背蛇翠青蛇 小头蛇 枰杆蛇 赤链蛇过树龙 有毒的蛇:毒蛇 蝮蛇:蝮(蝮虫) 蝠蛇 反鼻 反蛇 劈歴 几种有毒蛇:蕲蛇 蝰蛇 海蛇 反鼻五步蛇 眼镜蛇 金环蛇 银环蛇响尾蛇 寸白蛇 土公蛇 土虺蛇草上飞 青竹标 竹叶青 饭匙倩 传说中的毒蛇:虺(虺蛇) 蚖 双头蛇:枳首(枳首蛇) 一种青色善跳的蛇:青竹飙 传说中一种会飞的蛇:螣蛇 ☚ 爬行动物 传说中的动物 ☛ 蝮蛇药名。出《名医别录》。又名土球子、土虺蛇、反鼻蛇、地扁蛇。为蝰蛇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除去内脏的全体。我国北部和中部均有分布。甘,温,有毒。祛风,攻毒。 ❶治麻风,癞疾,风痹,中风半身不遂,破伤风,胃痉挛。内服:浸酒饮:或烧存性研末吞,每次3~6g。 ❷治瘰疬,搭背。入磁器内,香油浸,埋地下,百日后取出晒半干,捣成膏状物敷患处。全体含胆甾醇、牛磺酸、脂肪等。还含磷脂酰乙醇胺等磷脂及磷脂酶A2等。从蝮蛇毒中分离得到具有抗凝及促进纤溶作用的成分,可作为抗凝和溶血栓药物。蝮蛇所含蝮蛇毒是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血循毒能大量释放血管活性物质,如组胺、5-羟色胺及缓动素等,破坏红细胞,增加毛细血管通透性,使血浆及体液大量丧失,血容量不足,对心脏也有严重的直接损害,可因循环衰竭而引起死亡。蛇体有抗炎、降血糖、血脂、延缓衰老、提高性功能的作用。 蝮蛇Agkistrodon爬行纲,有鳞目,蝰科的1属。全为毒蛇。头呈三角形或略呈三角形,与颈区分明显;体较短粗;尾较短。瞳孔直立椭圆形。有颊窝。头背具大型对称的鳞片,背鳞具棱或平滑,尾下鳞通常双行。毒牙为管牙,含神经毒和血循毒,毒性较强。生活于平原及山区,以蛙、蜥蜴、鸟、鼠等为食。卵胎生。约有12种。中国约有6种,如日本蝮、黑眉蝮、蛇岛蝮等。其中日本蝮短尾亚种〔A. blomhoffii brevicaudus〕,分布较广,其全长可达70 cm余,体色变化较大,背面浅褐色到红褐色,体背有两行深棕色圆斑,彼此交错排列或略并列,腹面深灰色,密布黑色细点。蝮蛇是造成中国蛇伤的主要毒蛇,但对消灭鼠害有一定作用,蝮蛇粉、蝮蛇酒对风湿病症有较好疗效。 
蝮蛇 蝮蛇蛇目蝰科蝮亚科蝮属的一种。又名土虺蛇、灰链鞭。中国北方多叫七寸子。在中国广泛分布于长江中、下游一带及东部沿海各省,北达辽宁南部及陕西南部。全体长60~70cm。头略呈三角形,有颊窝,自眼后斜向口角有一黑褐色眉纹,其上缘另有一黄白色眉纹。躯尾背面灰褐色,有2行并列或略交错的暗褐色圆斑,圆斑中心色较浅。躯干中段背鳞21行,腹鳞134~150枚,尾下鳞28~45对。11月下旬或12月初进入冬眠。翌年3~4月出蛰,晨昏活动。卵胎生。5月和9月交配,8~9月产仔2~16条。初生仔蛇全长140~210mm。 蝮蛇 蝮蛇fusheAgkistrodon halys脊椎动物,爬行纲,蝮蛇科或响尾蛇科。俗称草上飞,是一种毒蛇。长60~70厘米,大者可达94厘米。头呈三角形,颈细,背灰褐色,两侧各有1行黑褐色圆斑,腹灰褐,具有黑白斑点。生活于平原及较低山区,以鼠、鸟、蛙、蜥蜴等为食。卵胎生。我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我国大连近海的小龙山岛,盛产蝮蛇,故名蛇岛。有人认为蛇岛上的蛇不是蝮蛇,是1个新种,定名为“蛇岛蝮”。 ☚ 竹叶青 尖吻蝮 ☛ 蝮蛇fù shé《本草纲目》鳞部第43卷蝮蛇(20)。药名。 【基原】为蝮蛇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除去内脏的全体。 【别名】虺(《诗经》),反鼻(《经典释文》),土虺蛇(《普济方》),反鼻蛇(《本草纲目》),碧飞(《湖州府志》),方胜板、土锦、灰地匾(《纲目拾遗》),草上飞(薛德焴《系统动物学》),七寸子、土公蛇、狗屙螺、烂肚蝮(《生物学通报》3:4,1958),土球子(《东北动物药》),地扁蛇(《中国药学大辞典》)。 【性味】甘,温,有毒。 ❶《本草拾遗》:“有小毒。” ❷《本经逢原》:“大热,有毒。” 【功用主治】祛风,攻毒。治麻风,癞疾,皮肤顽痹,瘰疬,痔疾。 ❶《别录》:酿作酒疗癞疾,诸瘘,心腹痛,下结气。” ❷《药性论》:“治五痔,肠风泻血。” ❸《纲目拾遗》:“治风痹。” 【用法用量】内服:酒浸或烧存性研末。外用:浸油、酒渍或烧存性研末调敷。 【成分】蝮蛇全身均可入药,其化学成分以蝮蛇毒研究为多。蝮蛇毒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Proteins),从蛇岛蝮蛇中分离到16个蛋白组分,含有蛋白水解酶(Proteolytic enzyme)、磷酸单酯酶(Phosphoesterase)、磷酸二酯酶(Phosphodiesterase )、L-氨基酸氧化酶L-amino acid oxidase)、核糖核酸酶(Ribonuclease)、5′-核苷酸酶(5′-Nucleotidase)等多种酶类。从浙江腹蛇毒中分离出3种具有精氨酸酯酶活力的组分,类凝血酶(Thrombin-1ike enzyme)。激肽释放酶(Kinin-releasing enzyme)及类纤溶酶(Plasmin-1ike enzyme)。目前国内应用的由蝮蛇毒中提出的蝮蛇抗栓酶(Svate)、抗栓酶-Ⅲ及由尖吻蝮蛇毒中提出的去纤酶的主要有效成分均为精氨酸酯酶。 【药理】 ❶抗凝血:多种蝮蛇毒制剂对实验动物和人具有明显的抗凝作用。其主要抗凝组分是类凝血酶,在体外可直接使纤维蛋白原凝聚而起凝血作用,但在体内作用于纤维蛋白原时,使其释出血纤肽A,产生去纤维蛋白综合征,血液成为低凝状态。 ❷抗血栓:对实验性动物动脉血栓及静脉血栓形成具有显著的抑制效应。 ❸抗癌:其抗癌有效成分可能是精氨酸酯酶类,蝮蛇毒对小鼠骨髓细胞株、小鼠肥大细胞株、胃癌细胞株、鼻咽癌细胞株、肝癌细胞株及子宫颈癌细胞株有杀伤作用。 ❹降血脂:蝮蛇水提物5 mg/kg、10 mg/kg,连用10、15或20日,明显降低正常小鼠的血清总脂及老龄鼠的血清胆固醇,显著抑制腹腔注射蛋黄引起的血清胆固醇升高及乙醇灌胃造成的血清总脂的升高,表明蝮蛇水提物有较强的降血脂作用。给已经造成实验性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鹌鹑静脉注射从蝮蛇毒中分离出的一组分,鹌鹑血清胆固醇含量明显下降,肝脂肪化程度降低,但对已形成的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无明显影响。 ❺扩血管和降压:蝮蛇粗毒静脉注射使家兔血压明显下降,随剂量增加作用增强,对心率无明显影响。蝮蛇粗毒可拮抗去甲肾上腺素收缩兔主动脉条的作用;静脉注射使麻醉兔肠系膜微血管口径明显增加。说明蝮蛇毒具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❻抗炎:蝮蛇制剂对神经-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有一定刺激作用。这可能是蝮蛇抗炎作用的原因之一。 ❼抗溃疡:蝮蛇水提物500 mg/kg明显增强肠道炭未输送能力,抑制小鼠胃液分泌及胃蛋白酶活性。对大鼠水浸捆束应激性溃疡呈剂量依赖性抑制。蝮蛇乙醇提取物对醋酸性溃疡的治愈呈促进效果,可增加胃黏膜组织血流量,增强黏膜修复能力。 ❽阻滞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大鼠膈神经-膈肌标本,经蝮蛇毒处理出现接头传递的不可逆性完全阻滞。给家兔或大鼠静脉注射或肌肉注射蝮蛇毒,出现软瘫性呼吸麻痹。 ❾其他:蝮蛇抗栓酶有防止并溶解在肾小球内沉积的纤维素、消除新月体及防止肾小球硬化的作用。 ❿毒性:蝮蛇毒是以血循环毒为主的血循环、神经混合毒。由于神经肌肉接头阻断造成的呼吸麻痹,是早期死亡的原因,而心脏毒性则是循环衰竭引起死亡的主要原因。 蝮蛇 蝮蛇蝮蛇,又名土虺蛇、反鼻蛇、灰地匾、土球子、草上飞、七寸子。始载于《名医别录》。为蝮蛇科动物蝮蛇Agkistrodon halys (Pallas)除去内脏的全体。分布于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地区及陕西、甘肃、新疆、宁夏、四川、贵州。 本品味甘,性温,有毒。功能祛风通络,杀虫攻毒。主治麻风、风湿痹痛、半身不遂、破伤风、瘰疬、肿毒、痔疮等证。祛风攻毒为本品专功,早在《名医别录》即有用蝮蛇酿酒以治疗麻风的记载;《本草拾遗》亦有蝮蛇浸酒方,以治麻风、皮肤顽痹、半身枯死等证。现代临床上根据本草及方书记载,用蝮蛇酒或蝮蛇粉治疗各型麻风病,都获得了一定效果,尤以合并砜类药治疗者,疗效更佳。用药后精神、食欲、体重都有改善,皮肤反应消退或有进步,知觉恢复或好转,溃疡缩小,性功能也有改进。蝮蛇治疗瘰疬及风湿痹痛,亦可浸酒内服。如与乌风蛇。眼镜蛇同用,对风湿痹痛的疗效更好。本品用于破伤风,牙关紧急,口面斜,可配祛风定惊药同用,如《普济方》之天南星丸,用本品与地龙、天南星研末,醋煮和丸,姜酒送服。用治肿毒疮疡,将蝮蛇浸香油中制成蝮蛇油外用。凡一般肿毒,创伤溃烂等症,均可用以外涂。也有用油浸蝮蛇,经百日后,取出,晒至半干,捣成膏状,外敷治瘰疬或搭背。此外,蝮蛇粉内服,尚有强壮作用,可用于病后虚弱、乳汁不足、遗尿、脱肛等证。煅灰存性,名蝮蛇霜或反鼻霜,可作止血剂,用麻油调涂,以治疮疡出血。浸酒饮,5~10ml;研粉服,0.6~1.5g。 实验研究: 从蝮蛇毒中已分离提纯以下成分: 出血因子HR-Ⅰ及HR-Ⅱ(均系糖蛋白),蛋白酶b,一种缓激肽释放酶及二种缓激肽破坏酶和强化因子E。 干燥蝮蛇含甾醇、脂肪、牛磺酸等。 头部毒腺中含有以血循毒为主的血循、神经混合毒,干燥蛇的毒牙仍然有毒。 ☚ 乌梢蛇 透骨草 ☛ 蝮蛇pit vip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