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四)井灌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四)井灌 (四)井灌新中国成立后, 井灌飞速发展。50年代, 以修复改造原有土井为主。1956年合作化以后,形成集体打井高潮, 1957年全省成井眼数达到21万眼, 灌溉面积12.4万公顷; 1958—1978年, 全省建设了数量众多的机电井。1992年, 全省保有成井12.9万眼, 其中土井下降到1.6万眼, 机电井上升到11.3万眼, 井灌面积达到42万公顷, 其中纯井灌面积23.3万公顷, 渠井双灌面积18.67万公顷。1973年全国北方农业工作会议之后, 省上成立了打井办, 加强了对井灌工作的领导。1978年全省井灌面积达到57万公顷, 其中纯井灌面积32万公顷, 渠井双灌面积25万公顷。1979—1995年, 井灌事业进入到加强管理, 提高质量和效益的新阶段。农村实行责任制初期, 水利设施由于管理工作不适应, 遭到损坏, 加之剔除了不实的统计数字, 井灌面积下降, 但通过组建乡镇水管站, 落实管理责任,加强技术培训和机井测试改造等工作, 井灌事业的实际成效明显提高。从1984年开始在蒲富2万公顷井灌区进行机井测试改造试点, 到1995年, 全省共测改机井3万多眼。1989年还开始了榆林长城沿线风沙滩区4万公顷粮副基地井灌区的建设, 到1995年发展井灌面积2.6万公顷。1995年全省保有成井14.94万眼 (不包括土井及灌溉面积), 井灌面积38万公顷, 其中纯井灌面积30万公顷, 双灌面积8万公顷(见表2-4-6)。 表2-4-6 井灌发展情况
☚ 10.石门水库 第五节 水土保持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