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四) 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四) 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四) 乡镇企业在改革开放中“异军突起”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先后做出了《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和《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提出了发展社队企业的方针政策。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的决定和规定,甘肃省政府和省财政、计划等部门从1979—1980年分别制定和发出了《关于农村工商税收减免范围的规定》、《关于农村工商税和所得税征免问题的通知》、《关于免征革命老根据地社队企业工商所得税的通知》、《关于允许社队企业产品出省销售的通知》等文件和规定。调动了广大农民发展社队企业的积极性,为乡镇企业的“异军突起”迎来了 “第一个明媚的春天”。
1980年到1981年中央对国民经济实行了“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甘肃的乡镇企业处于徘徊不前的状态。1981年与1978年相比, 企业个数减少9 685个,从业人数减少45 963人,总产值减少1 400万元,上交国家税金减少212万元。见表4-7-3。

表4-7-3 1978—1981年全省社队企业发展情况

年 份1978年1979年1980年1981年1978—1981年
平均每年下降%
企业数 (个)
企业人数 (人)
总产值 (万元)
工业产值 (万元)
国家税金 (万元)
24 790
24 963
38 000
29 333
1 239
20 459
250 948
36 980
27 315
917
18 157
226 054
37 100
23 400
803
15 105
20 400
36 600
22 747
1 027
—15.2
—6. 50
—1. 3
—8. 1
—6. 1

1982年,中央提出在本世纪末和21世纪初,国家的建设重点将要转移到大西北,甘肃应成为开发大西北的依托和纽带的战略方针后,甘肃的经济发展战略方针逐步从单一经济转移到了种草种树,发展畜牧和多种经营上面。省委、省政府为动员和组织全省人民艰苦奋斗,奋发图强,治穷致富,于1983年10月召开了全省社队企业工作会议。会议除了要求全省各级领导在发展社队企业的问题上“认识必须大提高”;“思想必须大解放”;“领导必须大加强”;“经营必须大转变”;“素质必须大改善”;“各方必须大支持”外,省人民政府还于1983年12月6日批转了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关于发展农村社队集体企业暂行规定》。这个《规定》在充分肯定社队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中的一个新型的、独立的行业,对支援农业生产,发展商品经营,安排农村剩余劳动力,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小集镇建设,缩小‘三大差别’做出了积极贡献”的同时,还从指导思想;普遍推行承包经济责任制;健全财务制度和经济核算制度;合理开发利用当地资源;原材料供应和产品销售;广开资金来源;减免税收;按规定向主管部门缴纳管理费;采取多种形式进行智力开发;加强领导和各行各业大力支持等12个方面做出了扶持社队企业发展的明确规定,使全省农民和广大农村基层干部看到了发展社队企业前景广阔,有干头,有奔头。此后,随着全国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经济政策的放开搞活,由社队集体所有制企业演变和发展而来的乡镇企业,不但突破了单一集体所有制企业的范畴和比较严格的地域界限,使农民可以在更大的范围内依法组织多种生产要素的联合,而且使广大农村又出现了许多联户合办、跨区联营等形式的合作性质企业和各种联营、自营企业,并逐步向小集镇集中。在这种情况下,以往使用的“社队企业”这一名称,已不能反映新的发展状况。基于此,中共中央和国务院于1984年3月1日批转了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将原来的社队企业正式改名为乡镇企业。其范围也从原来的社(乡、镇)、队(村)两级办的企业扩大到了部分农民联营的合作企业和其他形式的合作工业和个体企业。
根据中央和国务院批转农牧渔业部《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的通知精神(中发[1984] 4号文件),中共甘肃省委和省人民政府于同年4月8日作出决定,将原隶属于省农业厅的省社队企业管理局升格为甘肃省乡镇企业管理局,配备了相应的领导班子,充实了工作人员。经过半年的调查研究和准备,1985年1月7日,中共甘肃省委和省政府召开了全省首次乡镇企业工作会议,并从指导思想,奋斗目标,坚持改革开放,全面实行承包经营责任制,加强城乡协作,加速智力开发和技术进步,广开资金来源,搞好物资供应,实行税收优惠,切实保护乡镇企业的合法权益,加强领导等十个方面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甘肃经济的突破口”。同年8月,省体改委、经委、计委、财政、税务、农行、人事、公安、工商和乡镇企业等十个委办和厅局,又联合制定和颁发了《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加快发展乡镇企业的决定〉的五十条具体实施意见》。各地、市、州和不少县市区也从各自的实际出发,作出了有利于促进本地乡镇企业发展的政策规定。所有这一系列的文件和政策规定,都给乡镇企业这一新生事物撑了腰,壮了胆,定了性,提高了地位,肯定了作用,放宽了政策,为乡镇企业的发展迎来了“第二个更加明媚的春天”。
在这一大好形势下,广大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大胆地闯入了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广阔领域,开创了乡镇企业五轮驱动(乡办、村办、组办、联户、个体)、五大产业(农业、工业、交通运输、建筑、商饮服务)同时发展的新局面。到1992年底,全省各类乡镇企业已经发展到23.95万个,比1985年增加15.49万个,安置农村剩余劳动力143.64万个,比1985年增加75.29万人,总产值达到110.33亿元,比1985年净增93.38亿元。见表4-7-4。

表4-7-4 1985—1992年全省乡镇企业发展情况

项 目单位1985年1986年1987年1988年1989年1990年1991年1992年1992年比
1985年增
长 (倍)
1.企业个数
2.企业人数
3.总产值
其中: 农业
工业
建筑业
运输业
商饮业
4.总收入
5.出口产品总额
6.上交国家税金
7.纯利润
8.工资总额
9.固定资产原值
万个
万人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亿元
8.46
68. 35
16.95
0. 13
7.45
5. 79
0. 47
0. 27
14.46
0. 14
0.58
1.62
4.4
5.49
11. 94
90.28
23.41
0. 11
10.42
8.48
2. 88
1.63
21.18
0.25
0. 66
1. 98
6. 19
10.77
16. 12
107.58
31. 96
0. 17
14.44
10.48
4. 07
2. 79
29. 7
0. 30
1.03
2.85
7. 53
14.25
19.62
126.08
47. 11
0. 35
20.05
14. 12
6.84
5.74
43.90
0. 50
1.40
3.98
10. 19
19.76
20. 23
125. 72
56.89
0. 50
25.20
14. 03
9.44
7. 72
54. 70
0. 60
1. 71
4. 66
11.60
24.30
21. 15
129. 37
64. 89
0.64
29.32
14. 63
11.22
9.08
62.29
0. 72
2. 10
5.31
11. 60
27.82
22. 01
132. 11
84.01
0. 72
43. 95
16. 33
12.79
10.22
72. 27
0.80
3.22
5.89
14.29
30. 94
23. 95
143. 64
110.33
1.03
56. 45
21. 46
17.02
14. 37
98. 18
1. 06
3. 53
7.81
17.27
37. 78
1.83
1. 10
5.50
6.92
6.57
2. 70
35.21
68.42
5.78
6.57
5.08
3.82
2.92
6.88
10. 乡村企业年末占用流动
资金
亿元2.653.795.417.718.3010. 5012.4723. 227. 76
11. 乡村企业定额流动资金
平均余额
亿元1.482.193.133.995.336.087. 6814.418. 73
12.乡村企业年末银行贷款
余额
亿元1.542.333.33.924.255.345.858. 714. 65

从全省各地的情况看,兰州、酒泉、金昌、白银等地由于境内国营大中型工业多,矿产资源丰富,城市人口集中,对农村辐射力强、带动大,乡镇企业发展较快,1992年从业人员人均创产值超过了全省平均水平。张掖、平凉、庆阳等地或因农业基本条件优越,或因农民有传统的经商,或因农副产品和矿产品资源丰富,乡镇企业处于中间发展水平,从业人员人均产值接近或略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其他以农业或牧业为主的地区,由于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山多川少,基础设施差,乡镇企业发展比较缓慢。见表4-7-5。

表4-7-5 1992年全省乡镇企业分地区情况

地 区企业单位个数
(个)
职工人数
(万人)
企业总产值
(万元)
固定资产原值
(万元)
从业人员人均产值
(元)
全省合计
酒泉地区
张掖地区
武威地区
定西地区
天水市
陇南地区
平凉地区
庆阳地区
临夏州
甘南州
兰州市
嘉峪关市
金昌市
白银市
239 472
11 978
8 114
13 159
36 327
33 987
35 291
17 172
37 630
22 536
8 504
9 516
879
1 053
3 326
143.64
6. 98
11. 22
10. 10
13.88
20. 67
10. 45
13. 54
15.28
10.81
2.14
18. 15
0. 25
2.84
7.48
1 103 251.28
72 204.60
68 206.7
50 723.4
71 621.70
128 799. 70
53 499.85
91 055.90
141 324. 30
56 122.40
1 350.90
271 272.5
2 034. 57
19 672.89
63 209.87
377 826.01
33 105.52
27 864. 1
18 191.0
21 738.5
27 481.9
20 856. 6
23 387.89
23 931. 27
19 382.64
7 261.9
102 947.94
1 361.89
8 788.43
32 526.4
7 681
10 345
6 079
5 022
5 236
6 225
5 120
6 725
9 249
5 192
6 310
14 946
8 138
6 927
8 451

注: 总产值按现行价计算。


到1992年底,全省乡镇企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以上的县(市、区)达到41个,其中工业总产值超过1亿元以上的县(市、区)达到20个;见表4-7-6。产值在3 000万—13 699万元的乡(镇)达到39个;产值在1 000万—3 524万元的村达到20个;全省工业企业产值在100万元以上的676家,产值在500万元以上的75家,产值在1 000万元以上的22家。

表4-7-6 1992年全省乡镇工业产值超亿元的县(市、区)

县 (市、 区)
名 称
产 值
(万元)
县 (市、 区)
名 称
产 值
(万元)
酒泉市
敦煌县
张掖市
武威市
甘谷县
秦城区
北道区
平凉市
西峰市
镇原县
12 033.9
12 774.8
12 483.5
10 500.0
10 530.9
14 815.0
15 408.7
14 385.3
12 698.0
12 800.0
宁县
榆中县
永登县
皋兰县
城关区
七里河区
西固区
安宁区
红固区
白银区
17 791. 8
17 848.8
24 978.9
15 057.8
26 153.7
37 624.3
40 245.6
11 354.3
21 511.9
12 548.7
☚ (三) 乡镇企业在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中复苏   二、生产水平 ☛
0001965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21:32: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