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促进了农村小城镇建设
乡镇企业主体部分大多集中在农村的中心集镇,随着乡镇企业的不断发展和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一批设施配套,通讯和交通比较发达,功能比较齐全的农村小城镇逐渐形成。全省农村小城镇1978年有103个,1990年增加到290个。12年间,增加近2倍。到1990年,全省平均每个乡镇有种养业示范场(站)1.2个,工矿厂(点)4个,交通运输队(班)2个,建筑队3. 4个、商业饮食服务店2.2个。大批农民进入小城镇。务工经商,使工商建运服务业兴旺起来,通过农村小城镇的桥梁作用,沟通了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促进了教育科技和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小城镇也就成为一定区域内的信息、经济、政治、文化的中心。大大丰富了农民的物质、文化和精神生活,使各种有益、健康的思想文化占领农村阵地。这对改变农村经济面貌、自然面貌和农民的精神面貌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这种日益繁荣发达的农村小城镇,又为乡镇企业的生存和扩大,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