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1. 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1. 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1. 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物资经济学是一门新兴的学科。1977年底,邓小平针对物资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指出: “物资管理是一个大学问,要懂技术,要有专家。” 1978年,张声书、高涤陈在《经济学动态》第七期上发表文章,呼吁“必须迅速建立我国的社会主义物资经济学”。1980年3月中国物资经济学会成立。目前一些大专院校的物资管理专业均开设了物资经济学的课程。对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学术界主要有两种不同认识。
一种观点认为,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计划经济条件下生产资料分配和流通的规律。理由是: 生产和流通的相互作用,在不同的社会形态下有不同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在资本主义社会,它是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以资本家之间相互竞争的形式下曲折地实现的。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由于实现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生产资料获得了在全社会范围内,按统一的社会意志进行流通的条件,并形成了统一组织生产资料流通的物资部门。因而,客观上要求建立反映社会主义社会有计划地组织生产资料分配和流通的经济学。
另一种观点认为,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主义生产资料流通中的经济关系。理由是: 如果把物资的分配和流通作为物资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就歪曲了生产资料流通的性质、形式和过程,是“二元论”的产物; 在商品货币关系存在的条件下,分配是以价值来衡量并用货币来表现的,而流通作为交换的一种形式,它的作用是实现分配,社会再生产的分配,不应当构成研究对象。同时,我国的“分配”的范畴,是指生产资料计划分配制度,这是一种限量供应,是在既定物资流量的基础上,控制需求的一种办法,往往使一部分需要不能充分满足,在一定范围内影响生产资料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分配的实现,影响补偿、积累基金的实现,但这并不改变它作为商品流通的性质、形式和过程,只影响它的规模和速度。因而,物资计划分配,不是独立于生产资料流通领域之外的另一个领域,而是生产资料流通的一种形式,它不构成和流通并列的另外一个研究对象。
2。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
生产资料的社会属性问题,即在全民所有制内部交换的生产资料究竟是不是商品? 这是直接关系到对生产资料究竟是按产品管理还是按商品管理的问题,关系到是不是承认价值规律在这里起作用以及物资企业要不要实行独立核算和讲求盈利等问题。
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是产品不是商品。理由是:(1)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生产资料的劳动,直接是社会劳动的一部分,产品是直接满足社会需要的,生产什么、生产多少都由国家根据社会资源和社会需要统一安排,使用价值不必通过市场即能得到承认。(2) 产品流通基本上是在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企业之间进行的,基本是没有发生所有权的转移。(3) 价格、税收、信贷等经济杠杆对生产资料的供应不起调节作用。
另一种观点认为,生产资料是商品不是产品。理由是:(1)我国在社会主义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没有达到高度发达的程度,社会没有全部占有生产资料,人们的思想境界还没有达到高度觉悟的水平,加上社会统计、计算手段还不够完善,因此不能自觉地控制和调节社会的生产和需要; (2) 存在着不同的商品生产者,即使是全民所有制企业也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实体,普遍存在着“你”“我”界限,存在着物质利益关系,产品交换也得按等价交换的原则进行,它们的劳动也必须通过产品之间的等价交换才被社会承认; (3) 目前,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一样,存在着价值和使用价值,即使是国家分配的生产资料,也要通过货币——商品、商品——货币两个流通阶段,才能实现其价值和使用价值。这是大多数人的观点。
第三种观点介于前两种观点之间,认为社会主义条件下的生产资料是一种特殊商品。其特殊性既反映公有制的经济关系,以有计划运动形式为主要特征; 又包含商品的特性,讲求物质利益的等价交换关系。

☚ 八、物资经济理论   3. 生产资料流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
0000026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16:3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