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六)病虫灾害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六)病虫灾害 (六)病虫灾害安徽农作物主要病、虫、草、鼠害共207种,其中病害73种,害虫89种,草害32种,鼠害13种。每年主要的病虫害、草害、鼠害发生面积18 000千公顷次左右,严重地威胁着农业生产,见表1-6-2。 表1-6-2 安徽省农作物病虫害发生防治情况表
1.粮食作物。常年分布较广,危害较重的害虫30种,病害18种,发生面积在10 000~13 333.3千公顷,防治后仍损失粮食30万~60万吨,危害严重年份损失粮食达99万吨或更多。 (1)水稻病虫害。1976—1992年,全省水稻病虫害累计发生面积62 864.7千公顷次,年均3 697.9千公顷次;累计防治面积56 973.2千公顷次,年均在3 351.3千公顷次;累计挽回水稻损失1 293.11万吨,年均损失水稻99.47万吨。危害水稻病虫较多的有三化螟、二化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稻苞虫、稻病瘟、稻白叶枯等14种,每年发生面积4 000~4 666.7千公顷。水稻螟虫一直是安徽水稻主要害虫,在全省各水稻产区均有发生,而江淮稻区和沿江两岸稻区种群数量大、危害重。稻纵卷叶螟在滁州市、安庆市、巢湖地区发生较重,现已遍及全省稻区。白叶枯病的重发区是宣城地区和芜湖市,一般减产2~3成,随着种子调运,逐步流行到江淮和淮北新稻区,发病遍及全省。 (2)小麦病虫害。常年发生较重的有小麦吸浆虫、粘虫、麦蚜、麦蜘蛛、地下害虫、小麦锈病等10余种,每年发生面积2 666.7~4 000千公顷。小麦吸浆虫主要危害区在沿淮、淮北及淮南部分沿河、滨湖低洼潮湿地带。粘虫发生遍及全省,淮北、江淮北部为常发生区。小麦锈病是安徽小麦历史性的大灾害,在病害流行年份,全省因病害减产数亿千克,其中以淮北地区危害最重。 (3)玉米病虫害。安徽主要是玉米螟,发生范围广,以淮北及淮南地区危害较重。 2.棉花。主要有棉蚜、棉叶螨、棉叶蝉、红铃虫、棉铃虫、盲蝽象、金钢钻、造桥虫、地老虎、棉花炭疽病、立枯病、红叶茎枯病、棉铃疫病、棉花枯、黄萎病等20余种。常年发生面积666.7~2 000千公顷,分布于安徽南、北两大棉区;南部棉区,60年代以前,以棉蚜、棉叶螨、棉铃虫、棉叶蝉、红铃虫危害为主,70年代,棉铃虫危害加重,80年代以后,棉叶螨、棉红铃虫危害最重;北部棉区,棉蚜、棉叶螨、棉铃虫一直猖獗。 3.油菜。油菜病毒病、菌核病、龙头病是安徽省历年来的三大主要病害。全省均有不同程度危害。常年发生面积333.3~1 000千公顷。油菜病毒病危害白菜型油菜,黄山市发病率高,危害严重。油菜菌核病以黄山市、巢湖地区、安庆市、马鞍山市、芜湖市发病严重,损失大。 4.蔬菜。随着蔬菜面积的扩大,蔬菜病虫害发生种类不断增多,发生面积逐渐扩大,发生程度和频率也不断加重和增多。危害较重的主要有大白菜霜霉病、软腐病、病毒病、番茄青枯病、早疫病、辣椒炭疽病、灰霉病、黄瓜霜霉病、枯萎病、菜蚜虫、菜青虫等20余种,常年发生面积在333.3千公顷左右,严重影响蔬菜的品质。 5.茶树。主要有茶毛虫、茶小绿叶蝉、长白蚧、茶蚕、茶尺蠖、茶小卷叶蛾、茶云纹叶枯病、芽枯病等20余种,常年发生面积33.3~66.7千公顷。茶毛虫、长白蚧在皖南山区歙县一带危害较重。茶小绿叶蝉、茶小卷叶蛾、茶蚕、茶云纹叶枯病在大别山区霍山县一带危害面积大,一般茶受害减产30%左右。 6.桑树。随着种桑面积的扩大,桑树病虫害发生面积逐步扩大,发生程度也逐年加重。危害桑树较严重的病虫有紫纹羽病、膏药病、桑萎缩病、桑芽枯病、桑根瘤线虫病等10种。南北蚕桑产区均有不同程度受害,但以绩溪县、泾县、宁国县、金寨县危害较重。 7.果树。安徽果树病虫在梨树上有腐烂病、赤星病、轮纹病、梨星毛虫、梨大食心虫、梨小食心虫等10余种;在苹果树上有苹果腐烂病、炭疽病、轮纹斑病、苹果小卷叶蛾、旋纹潜皮蛾等10余种;在葡萄上有黑痘病、霜霉病、炭疽病、金花虫、叶蝉类等10余种。梨、苹果、葡萄共有30余种病虫害,常年发生面积在133.3千公顷次左右,严重的1989年发生面积达到1 264.1千公顷次。轮纹病、梨星毛虫、梨大食心虫、苹果腐烂病、炭疽病、苹果小卷叶蛾和葡萄黑痘病等严重危害着砀山县梨、苹果、葡萄,且影响品质。柑橘病虫害主要发生在黄山市歙县地区,以柑橘溃病、潜叶蛾、柑橘锈壁虱危害较重。 8.杂食性害虫。在安徽主要是蝗虫,有飞蝗和土蝗两种。属全国五大重点蝗区之一,常年发生面积在133.3千公顷次左右,占全国蝗虫适生面积30%以上。主要分布于淮北地区、江淮之间和芜湖、马鞍山、铜陵市的沿江、沿淮、沿河地带。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非常重视对蝗虫的防治工作,基本上控制了蝗虫的大量发生。现在蝗虫发生区域已压缩到沿淮、淮北一带,时有小面积发生,由于加强测报,防治及时,危害较轻。还有金龟甲、地老虎等10多种害虫,危害多种作物,对麦类、棉花、花生、大豆、玉米和蔬菜等危害较重。 9.草害。安徽农田杂草553种,隶属87科。其中多年生杂草351种,一年生杂草202种。常年发生面积达到2 666.7~4 000千公顷。危害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十大恶性杂草是:稗草、看麦娘、猪秧秧、大巢菜、牛毛毡、莎草、香附子、马唐、狗尾草、牛繁缕。每年使水稻、麦类、棉花、大豆、油菜等农作物减产在10%左右。 10.鼠害。安徽由于鼠害天敌数量减少,鼠害抗药性增强等原因,农田鼠害十分猖獗,是我国鼠害较重的省份之一。主要害鼠有黑线姬鼠、黑线仓鼠、大仓鼠、褐家鼠、小家鼠、黄胸鼠、针毛鼠、社鼠、青毛鼠、大足鼠、白股巨鼠共11种。分布全省,种群数量大,受害作物广泛。常年受害面积666.7~1 333.3千公顷。对水稻、花生、大豆、玉米、蔬菜、瓜果危害大。 ☚ (五)低温与霜冻灾害 三、林业灾害 ☛ (六)病虫灾害 (六)病虫灾害指为害面积较大较重, 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病害和虫害。1979年, 黑龙江省八一农垦大学的 《黑龙江农作物病害调查报告》 中, 记录农作物病害611种。其中发生普遍、危害严重的病害有稻瘟病、水稻恶苗病、水稻白叶枯病、小麦秆锈病、小麦腥黑穗病、小麦散黑穗病、小麦线虫病、小麦赤霉病、玉米丝黑穗病、玉米大斑病、谷子白发病、谷子黑穗病、粟瘟病、高粱丝黑穗病、高粱散黑穗病、大豆灰斑病、大豆霜霉病、大豆孢囊线虫病、大豆根腐病、马铃薯晚疫病、马铃薯环腐病、甜菜褐斑病、甜菜根腐病、白菜软腐病、白菜病毒病、白菜霜霉病、黄瓜霜霉病、黄瓜角斑病、茄子黄萎病、辣椒落叶病、西瓜蔓割病、苹果腐烂病、黑豆果白粉病等。这些病害, 在大发生年份, 如防治不及时, 农作物便严重减产。 ☚ (五)冰雹灾害 二、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危害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