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林业基地建设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林业基地建设

(六)林业基地建设

1.崤山坑木用材林基地。豫西熊耳山、崤山一带分布有观音堂、义马等多处煤矿,坑木需用量很大,而这里森林少,宜林荒山较多。1973年8月经农林部批准在洛阳地区建立崤山坑木用材林基地,国家给予经费扶持,与各有关县的社、队进行合作造林,林木成材后按比例分成。1974—1978年,卢氏、灵宝、陕县、洛宁、渑池、宜阳等县的30个公社371个大队参加合作造林,国家投资160万元,核实造林面积3.5万公顷。此后基地建设规模逐渐扩大,1979年增加嵩县、栾川、汝阳和三门峡4个县(市),1981年又增加孟津县,共有11个县的96个公社1 541个大队参加合作造林,国家累计投资341万元,共建立104个社办林场,1 700个队办林场,造林9.16万公顷。在搞好合作造林的同时,社队林场还垦种荒山荒地1 300多公顷,发展粮食生产,约有2/3的林场实现了粮食自给或半自给。在管理方式上,造林经费由省农林局负责解决和管理,各级财政部门和农业银行监督执行。造1亩林投资26~40元,造林验收合格后付款40%,伏后成活率85%以上再付40%,次年秋季保存70%以上的全部付清。经济困难队造林前可预付30%~40%造林款(崤山用材林基地历年造林面积见表3-3-4)。

表3-3-4 1974—1982年豫西崤山用材林基地造林核实面积

单位:公顷

年 度面 积造林县、 市
合 计91 591.3 
1974—1977
1978
25 600.0
9 600.0
卢氏、灵宝、洛宁、陕县、渑池
宜阳
197916 533.9卢氏、灵宝、洛宁、陕县、渑池
宜阳、 三门峡、栾川、嵩县、 汝
198013 600.0
198113 666.7卢氏、灵宝、洛宁、陕县、渑池
宜阳、 三门峡、栾川、嵩县、 汝
198212 591.3阳、 孟津

2.豫南杉木用材林基地。1973年经农林部批准建设豫南杉木用材林基地。基地范围包括信阳地区的新县、商城、光山、罗山、固始、潢川、信阳县、信阳市和驻马店地区的确山县及南阳地区的桐柏县,共10个县(市),造林方式以社队为单位,民造公助,收益按比例分成。生产队成片造林6.7公顷以上,大队33.3公顷以上,公社66.7公顷以上者可列入基地。共设立666个林场,专业人员24 511人。造林方法采用0.66米深、0.66米宽的环山水平抽槽整地,细致栽植抚育,成活率一般在90%以上。1973—1977年共造林4.83万公顷,5年生杉木平均高3.12米,地经6.6厘米,当年新梢长96厘米。
1982年12月,国家造林总局在信阳召开南方用材林基地建设座谈会,肯定了豫南杉木用材林基地的建设经验。截止1981年底,国家总投资493.04万元,造林8.84万公顷(豫南杉木用材林基地历年造林面积见表3-3-5)。

表3-3-5 1974—1982年豫南杉木用材林基地造林核实面积

单位:公顷

年 度面 积造林县、 市
合 计88 432 
1973509罗山、商城
1974
1975
4 053
17 647
信阳县、罗山、光山、新县、
潢川、 固始、商城、 信阳市
197618 208信阳县、 罗山、光山、新县、
潢川、固始、商城、信阳市、
19779 706确山、 桐柏
197815 247信阳地区5县
1979
1980
5 342
8 487
信阳县、罗山、光山、新县、
潢川、 固始、商城、信阳市
19819 487信阳地区5县和确山县

3.煤矿系统坑木林基地。民国时期,焦作中福煤矿公司曾在焦作附百间房营造小叶杨林133公顷,在延津县胙城营造毛白杨200公顷,在原阳县沙圪达营造刺槐、柳、杨林200公顷,在辉县大佛殿、大刘庄各营造杨、柳、栎林32公顷,专为煤矿培育坑木林。1952年焦作、原阳、延津、辉县等地建立坑木林林场5处,经营面积达1 333公顷。1966年,省林业厅将内黄林场、延津林场、郏县曹家窑林场及平顶山林场移交煤矿系统经营。同年,鹤壁市矿务局分别与长垣县林业局、封丘县林业、鹤壁市大河涧公社签订造林合同,面积700公顷,规定成林后,主材25%归矿务局所有。1972年新密矿务和荥阳县签订合同,营造坑木林2 467公顷,矿务局投树苗和抚育款,生产队提供土地、劳力,负责造林管护,主材按矿3队7分成,副材归生产队所有。1973年义马矿务局在该矿区北部建立合作林场,经营面积467公顷。1974年该矿务局农林副生产管理处,又先后同渑池、郏县林业局签订1 300公顷和700公顷的造林合同。1978年底煤炭系统国营林场总面积达11 393公顷,有林地5 980公顷,宜林地3 500公顷,活立木蓄积量28万立方米。截至1985年底,河南省煤炭系统与地方合作造林8 841公顷。
4.速生用材林基地。1980年起,河南省开始投资在16个县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其标准是:杉木、火炬松、湿地松20~25年生,马尾松25~30年,刺槐10~20生,每公顷年平均材积生长量10.5立方米;毛白杨15~20年,欧美系杨10~15年生,每公顷年平均材积生产量12立方米;泡桐10~15年,每公顷年材积生长量15立方米;落叶松25~30年生,每公顷年平均材积生长量7.5立方米。1983年以后,基地造林逐渐形成规模。之后,又在13个县规划营造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到1985年全省共营造速生丰产林1 395.7公顷,营造毛白杨农田林网6 500公顷、楸树农田林网466.7公顷。同时,省林业厅还决定建立豫南三杉(水杉、池杉、落羽杉)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20 000公顷,大别、桐柏山区两松(火炬松、湿地松)基地33 333公顷,黄淮低凹易涝区杨树丰产林基地33 333公顷。至1987年,3个大型速生丰产用材林基地,已分别完成造林3 333公顷、5 026.7公顷、6 333公顷。1980—1987年全省共营造速生丰产林98 342公顷(见表3-3-6)。

表3-3-6 1980—1987年速生丰产林造林面积

单位:公顷

年度总面积其中国营年度总面积其中国营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3 164
9 000
13 645
5 629
10 271
1 937
533
943
741
731
1985
1986
1987
17 420
27 553
1 660
567
700
560
合 计98 3426 419

5.经济林基地。从1980年起,河南省集中力量建设以名优特新品种为主的10大经济林基地,基地涉及全省30个县,规划面积120万公顷。到1987年,全省共完成经济林基地建设任务71 800公顷,其中:猕猴桃基地133.3公顷、大枣基地13 333.3公顷、板栗基地4 000公顷、山楂基地20 000公顷、柿子基地6 666.7公顷、核桃基地2 000公顷、杜仲基地666.7公顷、辛夷基地4 666.7公顷、水果基地20 000公顷、竹子基地333.3公顷。1991年之后,全省经济林基地建设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至1995年,全省经济林总面积达到110.7万公顷,超额完成了规划的经济林基地建设任务。
☚ (五)经济林生产   (七)低产林改造 ☛
0000350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6 3:3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