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培养造就人才,振兴农场经济
1979年以来,华侨企业一手抓经济,一手抓人才培养,先后向中等职业学校输送了大批归难侨青年接受专业技术培训,兴办农场职业高中,依托高等院校举办专业岗位培训或技术讲座,办场(厂)长、经理经济专业培训班,输送委培生、代培生。全自治区华侨企业有750人次参加中、高级技术岗位培训。1992年底共有各类科技人员3 590名,获高级职称53名、中级职称569名、初级职称2 968名。
华侨农林场、工厂坚持走农村改革的道路,逐步使产权一元化制度向多元化的股份合作经济转变; 继续调整结构发展多种经济,促进农林场国有经济、集体经济、个体经济共同发展;巩固和发展职工家庭农场和各种形式的承包集体,搞合作经济,发展农业适度生产经营; 改革现行的农场经济管理体制,建立现代农场制度,发展区域性华侨企业集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