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六)供销中等教育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六)供销中等教育

(六)供销中等教育

新中国成立以来, 湖南中等供销教育有很大发展。全省中等供销学校由新中国成立初的3所发展到16所, 在校学生1.7万多人。40多年来, 为国家培养输送了3.8万多名中等职业技术和管理人才。
1. 发展历程
。湖南创办比较早的供销合作中等专业训练班, 首建于1933年4月的湖南合作协会开办的合作实施人员训练班。“湖南之有合作 (专业)教育, 实自此始”; 1933年7月, 国民党湖南省党部、湖南省建设厅联合举办的合作指导人员训练班,1939—1941年, 则改由湖南省地方行政干部学校、湖南省干部训练团开设建设班。以后有些职业学校和私立学校专设农村合作班或合作课程, 至此还没有1所专门的中等供销学校。
新中国成立后, 为了迅速培养自己的合作专业人员, 建设新型的合作社, 湖南省商业厅于1950年9月开设合作干部训练班, 招收社会失业的学生、店员、知识分子, 通过考试择优录取, 并由各专区保送一部分在职干部入班受训。接着各专区 (行署) 亦相继举办合作干部训练班。至1955年, 全省共培训合作干部5 971人, 绝大多数分配在供销社系统, 其中相当一部分人已成为当时县及基层供销社的领导骨干。1955年3月, 湖南省供销合作社正式成立, 并形成全省供销社系统后, 有的地区以合作干部训练班为基础, 发展为供销合作干部学校, 至1956年合并和创办3所供销合作社干部学校, 学校主要任务是训练基层社 (区社) 主任、县社科股长及其他业务干部。同时招收少量社会青年学生。“文化大革命”期间3所学校受到严重破坏, 并先后停办, 1974年才逐步恢复。1976年粉碎“四人帮” 后, 特别是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 湖南供销合作社事业迅速发展, 中等供销教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全省中等供销学校发展到16所, 其中, 普通中专学校6所, 湖南省供销学校和娄底地区经济贸易学校被授予部、省级重点普通中专学校, 干部中等专业学校2所, 职工中等专业学校6所, 技工学校2所, 怀化地区供销技工学校被授予部、省级重点技工学校, 在校学生1.78万人, 其中普通中专学生1.36万人。
2. 教学与管理。

(1)培养目标。湖南中等供销教育强调以适应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为办学方针, 培养目标是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和围绕供销事业的发展培养管理和技术人才, 50年代中后期, 中等供销学校提出的培养目标, 除政治素质的要求外, 强调培养“具有相当高中程度的中等专业人才所必需的文化基础知识, 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专业知识和实际技能, 获得从事本专业工作初步能力” 的中等供销管理和技术人才。1978年以后, 供销中等教育以 “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为指导思想, 提出了中专学校的培养目标是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牢固掌握必要的文化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与技能, 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中等专业人才。
40多年来, 湖南中等供销学校在党的教育方针指导下, 共培养毕业生3.8万多人, 他们中的大多数已成为各单位的管理和技术骨干, 有些已到领导岗位, 特别是供销系统的大批骨干为供销学校所培养。
(2) 学校科类和专业设置。湖南中等供销教育基本根据供销合作事业的发展需要设置科类和专业, 中等供销学校属财经类学校, 学制根据招生的对象和所学专业. 分别为2年 (高中毕业生, 1993年后各校不再招收高中毕业生)、3年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文科专业)、4年制 (招收初中毕业生、理科专业), 由国家统一计划招生, 毕业生由国家统一分配。1997年湖南招生就业并轨后, 各供销中等学校根据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对有些专业设置进行了调整, 同时成立了招生就业指导办公室, 指导毕业学生择业和帮助寻找就业渠道。
长期以来, 湖南中等供销学校由于专业设置的不合理, 发展缓慢, 1989年后, 各学校对已不适应的专业采取关、停、并的措施, 增设了社会急需的专业和复合型专业。各学校新开设了电算会计、市场营销、国际贸易、商务秘书、物业管理、餐旅管理、计算机应用与维修、电子技术、棉麻加工与经营、商品储存运输、汽车维修与驾驶、中英文秘书、国林绿化、计算机信息管理、工商行政管理、企业管理、室内装璜、烹饪等专业。
湖南各供销中专中技学校除认真办好全日制的学历教育外,还进行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地联合办学, 从1989年开始, 先后同几十个企业和5所大学、大专院校联合办班, 形成了以普通中专为主体, 成人本科、大专、中专、职工中专、函授、自考教育一起办, 学历教育、非学历教育, 系统内、系统外, 以及在校在籍, 在校不在籍等多种形式并存办学的新格局。
(3) 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湖南中等供销教育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一直重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而且根据社会经济和科技的不断发展不断更新, 强调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湖南供销合作总社为了规范系统中专中技学校的教学工作, 制订了《湖南省供销中专中技学校教学管理规范》, 明确规定学校的一切工作都要以教学为中心, 规定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比例为1:1, 各校根据这个原则制订各专业的教学计划, 并要求各校要保持和发扬中专教育的特色, 加强实践性教学环节, 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满足社会对人才“一专多能” 的要求, 要求供销普通中专学校 (4年制) 的职业思想道德、职业基础知识与能力、职业知识与能力三类课程的比重按8:45:47的比例为安排; 实践性教学环节安排不得少于40周, 各校要不断完善模拟实验室、理化实验室、微机室、电子实验室、闭路电视、实习商场等稳定的实习基地, 积极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学习新技术的课外活动, 创造条件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和掌握的技能解决社会和生产中的实际问题。
各校根据学校的实际, 加强了图书馆、实验室、实习基地的建设, 湖南16所供销中专中技学校图书藏量88万册, 微机1 420台, 实验室面积2.5万多平方米, 完全实行了课堂教学、实验和实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并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的研究, 中等供销教育总结和推广参与式教学法、分步教学法、演示教学方法等等。各校摆脱了传统教学思想, 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培养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3. 教材编写与师资队伍建设。湖南中等供销学校重视教材的编写, 1989年湖南省供销合作总社成立了湖南供销中专教材委员会, 由各校的学科带头人、校长、分管教学的副校长组成, 议定了工作章程,颁发了教材管理办法。解决了教材采用存在的多、乱、杂的问题, 保证了各校的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成立教材委员会10年来, 组织编写、出版的教材达60多种 (套), 累计发行61万多册, 并被十几个省的30所中专学校采用。教材出版发行,促进了学校的学科建设, 有近200名教师参加教材编写, 在锻炼培养师资队伍和提高教学质量方面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湖南供销中专教育一向重视师资队伍建设, 采取多种措施充实数量、提高队伍素质。“文化大革命”期间, 学校停办, 教师大多数被迫改行。1974年开始恢复时, 有相当部分教师由于种种原因而无法归队,普遍存在师资队伍数量不足, 素质偏低的问题。针对这个状况, 湖南供销总社提出:
❶从全系统内选派学历高, 并符合教师条件的到学校任教;
❷想办法从外系统调入, 把好入校关, 规定调入的教师必须具有本科以上学历;
❸有计划地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到师范院校、教育学院进修, 或参加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达到本科学历;
❹从各普通中专学校保送优秀毕业生到大学培养, 毕业后回供销学校任教。凡不具备规定学历的教师, 先补课后上岗, 并有计划地安排教师到科研单位和企业挂职锻炼, 实现教师的 “双职称制”。湖南供销中专学校专任教师共621人, 其中高级职称81人, 中级职称310人, 初级职称230人。

☚ (五)农业机械化中等教育   第六节 农村教育 ☛
00013834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8: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