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八) 浙东南沿海平原丘陵粮果渔林区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八) 浙东南沿海平原丘陵粮果渔林区

(八) 浙东南沿海平原丘陵粮果渔林区

本区位于浙江省东部沿海,界于象山港至沙埕港之间,东西濒海,西面背山。包括宁海、象山、三门、临海、黄岩、椒江、温岭、玉环、乐清、苍南、瓯海、瑞安、平阳等县(市)的大部分,奉化、鄞县、永嘉等县的一部分和温州市郊的全部。土地面积1.18万平方公里,占全省的11. 58%。1992年总人口885.47万人,占全省的20.66%;耕地面积28.25万公顷,占全省的16.70%。本区是浙江省粮、渔、桔等的重点产区。
1.农业资源条件
(1)港湾众多,海涂资源开发潜力大。本区濒临东海,港湾众多,自北而南主要有象山港、三门湾、台州湾和乐清湾。地貌以平原为主,平原、港湾、丘陵交错。全区平原面积占土地面积的53. 84%,较大的有温(岭)黄(岩)和温(州)瑞(安)平原,是浙江省重要的粮产区。本区海涂资源丰富,有滩涂面积17万公顷,其中面积在0. 33万公顷以上的成片海涂有17片,是浙江省贝藻类的传统养殖地段。滨海平原的土壤,自海边至内陆依次为涂粘土、咸粘土、淡塘泥田和灰泥田。水田土壤以淡塘泥田为主,耕层深厚,有机质含量较高,土质粘重,宜于种植水稻。旱地土壤以潮土咸粘泥和潮土淡涂泥为主,土层较深,含钾丰富,有机质含量较低,石灰性反应强,适宜种植棉花、柑桔、糖蔗等作物。山地土壤以黄泥土、石砂土为主,适宜发展林业。
(2)光照充足,气候温暖。本区气候特点是冬暖夏凉,空气湿润,雨量充沛,有利于喜温作物的生长。本区由于南北跨越近3个纬度,南北水热条件有明显差异。以台州湾为界,北部象山港至台州湾区段,年平均气温16. 5—17℃,≥10℃年积温5 050—5 300℃,无霜期246天;年日照时数1 900—2 1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4 480—4 605兆焦/平方米,年降水量1 300—1 500毫米。水热条件对发展三熟制和柑桔、枇杷等喜温果木比较有利。台州湾以南至沙埕港区段,是浙江省热量条件最优越的地区。年平均温度17—18℃,≥10℃年积温5 300—5 900℃,大部分地区都在5 600℃以上,年降水量1 500—1 700毫米;年日照时数1 700—1 900小时,年太阳辐射量4 354兆焦/平方米。本区是浙江省柑桔最适宜区,飞云江以南是甜橙的适种区,最南端的马站等地还可引种、驯化和栽培某些南亚热带的喜温植物。本区春季阴雨较多,日照较少,不利于大小麦的稳产高产,夏秋季易遭台风袭击,对农作物影响较大。
(3)海岸线长,优良港口多,水陆交通便利。本区港湾曲折,大陆岸线长1 474. 6公里,占全省的80%。沿岸港口众多,主要有象山港、石浦港、椒江港、健跳港、坎门港、大麦屿港、温州港等。其中可停泊万吨级以上船舶的有温州港、健跳港、大麦屿港。温州机场已开通33条国内航线。陆路交通除104、330国道线外,正在兴建的金温铁路将于1997年建成通车。这些对本区发展商品经济,开展对外贸易具有重要意义。
2.农业状况。
(1)生产内容多样,生产水平较高。粮、果、糖是本区种植业生产的主要门类。本区粮食生产占有较大比重,平原地区是浙江省粮食高产地区之一。1992年,粮食播种面积53. 52万公顷,总产量279万吨,分别占全省的16.40%和17. 59%,仅次于杭嘉湖农业区。一年三熟为主,复种指数高。柑桔是本区的优势作物,是浙江省主要的柑桔商品生产基地。1985年,全区种桔2万多公顷,总产达到16. 90万吨,占全省的60%左右。瑞安、黄岩、平阳三个糖蔗主产县,1992年,糖蔗种植面积约667公顷,总产量2.42万吨。名特优产品中,还有楚门文旦、苍南四季抛、黄岩枇杷、杨梅等。本区畜牧业生产以猪为主,温州水牛是本省三大牛种资源之一,乳役兼用,开发利用较早,对供应市场起到了积极作用。
(2)海洋渔业发展较快。本区是浙江省海洋渔业的重要产区,除海洋捕捞外,浅海滩涂发展海水养殖业取得很大进展。养殖面积扩大,品种增加,产量提高。1992年,全区海水产品产量达28. 12万吨,占全省的20. 06%。初步形成了以港湾为主的鱼、虾、贝、藻等综合性水产养殖基地,泥蚶、蛏、对虾等苗种生产也初具规模,发展潜力很大。
(3) 乡镇企业发展迅速。1992年,全区乡镇企业有9万多家,主要行业有机械、食品、小五金、低压电器等。乡镇企业总产值约164亿元,从业人数约70万人。
本区农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是:粮食不能自给,供需矛盾突出; 浅海、滩涂资源开发利用不充分。
3.农业发展方向和主要措施。本区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努力提高自给水平的前提下,充分发挥“两水”(水产、水果)的资源优势,主攻滩涂、浅海养殖和以柑桔为主的水果生产,努力提高产品数量和质量,同时发展水产品、水果的保鲜、加工和综合利用,提高产品附加值;积极开拓新产品,争取出口创汇。
(1) 建立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协调发展的种植业结构。本区种植业生产要把稳定增产粮食放在首位,稳定粮地面积,利用冬闲田和旱地扩大粮食播种面积,同时改善产粮区的生产条件,努力增加粮食产量,尽快改变粮食依靠外地大量调入的局面。经济作物重点是发展以柑桔为主的水果生产,要搞好果园的基础建设,逐步调整早中晚熟品种比例,提高产量和品质,延长市场供应期。此外,本区油菜籽的播种面积也可适当扩大。
(2) 努力发展海水水产养殖业。重点应抓好象山港、乐清湾和三门湾的浅海、滩涂养殖基地,大力发展以对虾和蛏子为主的浅海、滩涂养殖。象山港、乐清湾要逐步建成鱼、虾、贝、藻综合养殖区;三门湾主要是发展紫菜养殖与蛏子等贝藻类养殖。
(3) 搞好沿海防护林带的建设。本区台风灾害较重,对农业生产和人民生命财产威胁甚大。沿海地带要采用多层林带和小网格结构,搞好防护林带建设,以抗御台风等自然灾害。平原地区也要植树造林,实行农田林网化,以保障农业高产稳产。此外,本区还应进一步发展水果、水产等农副产品加工业,以提高经济效益。

☚ (七) 浙南山地丘陵林茶粮畜区   (九) 东部海域岛屿渔盐林区 ☛
0002250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3 0:0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