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 水产品
水产品的保鲜储藏比较困难, 绝大部分鱼货都是现捕现销, 国家的价格补贴也很少,因此, 收购、批发、零售3个环节的价格关系十分密切, 变动趋势基本一致。为了避免重复, 主要记述零售价格。
1955年以前, 水产品价格的变动取决于供求因素, 价格变动频繁, 旺季和淡季的季节差价很大, 从年度平均价格来看, 年度之间和品种之间互有升降,总的趋势是稳中有降。
1956年, 上海市水产供销公司成立, 水产品价格都由该公司制订。水产品价格仍然出现逐年上升的趋势。1962年达到高峰, 同时由于当时市场供应的主要是海水鱼, 由国营渔轮生产, 因此价格控制比较严,海水鱼价格波动幅度较小; 淡水鱼是渔民分散生产的, 控制价格比较困难, 因而价格波动幅度较大。1963—1965年, 水产品价格稳中有降, 其中淡水鱼价格回降的势头比较明显。海水鱼平均价格, 1962年每50千克为38.75元, 到1965年为38.72元。淡水鱼平均价格, 1962年每50千克为80元, 1965年下降为63.43元。1966年, 水产品价格略有上升。“文化大革命” 中, 物价长期处于冻结状态, 因此直到1977年,水产品价格基本上没有变动。
1978年, 淡水鱼价格有所上升。5月起, 郊区上市的活鱼实行加价和超计划交售奖励的政策, 相应提高了淡水鱼的销售价格。草鱼的零售价格每500克(下同)从0.74元提高为0.90元,鲫鱼从0.85元提高为1.10元, 花鲢从0.56元提高为0.70元, 白鱼从0.47元提高为0.60元。
1979年4月, 提高水产品的收购价格。其中海水鱼收购价格平均提高20%左右, 淡水鱼的收购价格平均提高30%左右。11月, 提高零售价格, 海水鱼的零售价格平均提高28%,淡水鱼的零售价格平均提高38%。调价以后主要水产品每50千克零售价格:大黄鱼为60元,小黄鱼为43元,带鱼为43元,鲳鱼为74元,草鱼为118元,鲫鱼为144元,白鱼为81元,花鲢为96元。
由于主要海水鱼资源继续衰退,从1980年8月起,实行水产品凭票供应,零售价格继续保持稳定,只是在汛期不再调低季节差价,为了保持凭票供应的平价水产品,市水产供销公司用加价和议价收购的水产品平价销售,发生了政策性亏损,其亏损由财政补贴。1980年财政补贴549万元,1981年补贴699万元,1982年补贴1 058万元,1983年补贴2 349万元,1984年补贴2 470万元,1985年1~4月,补贴745万元。
1985年4月13日,根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放开水产品价格,实行议购议销,同时相应取消财政补贴。为了使经营单位对放开后的水产品价格有所参照,市水产局和市物价局共同拟订了12种主要水产品的议购议销出台价格。出台价格与原牌价比较,都有较大幅度的上涨,其中海水鱼的上升幅度大大超过了淡水鱼。水产品价格放开后,由于供求矛盾,购销价格继续出现上升趋势。当年11月,10种水产品由于执行规定的议销价格,市有关部门又进行了财政补贴。1986年补贴125万元,1987年补贴103万元。此后,有关部门虽然采取许多控制价格的措施,但是水产品的价格仍然持续上升。如1990年,平均零售价与1985年出台价比较,带鱼提高128%,草鱼提高110%,花鲢提高100%。主要水产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见表6-5-3。
表6-5-3 主要水产品零售价格变动情况(年度平均价)
单位: 元/50千克年份 品种 | 1950 | 1955 | 1962 | 1965 | 1985 (出台价) | 1990 | 大黄鱼 | 51.33 | 37.50 | 38.00 | 38.76 | 280 | 850 (1987年) | 小黄鱼 | 38.02 | 31.16 | 35.00 | 35.00 | 140 | 400 (1987年) | 带 鱼 鲳 鱼 草 鱼 鲫 鱼 白 鱼 花 鲢 | 28.07 55.98 53.41 66.20 76.75 42.31 | 30.62 46.33 53.27 70.30 37.88 39.72 | 31.00 51.00 94.00 100.00 58.00 68.00 | 29.61 50.51 72.42 81.61 45.75 53.92 | 120 170 190 290 110 130 | 273 300 400 400 210 26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