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注重科研攻关,创名优产品
10年来,在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下,在生产方面,取得了几十项重大成果。人参生产的地膜覆盖技术获1983年省科技三等奖;根外施肥技术获省政府保密成果奖;多茎参培育技术获1984年农牧渔业部技术改造成果奖;“老参地栽参研究”于1982年获省农业科技成果奖。此外,随着塑料工业的发展,应用透光棚而产生的人参五次调光生产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全荫棚栽培模式,开创了人参生产走上优质、高产的新局面。鹿业生产,先后完成了“鹿的驯化和放养”、“神经性疫病防治”、“坏死杆菌病防治”、“沟端螺旋体病防治”等科研项目。
1979年,双阳县三鹿场承担的农垦部重点科研项目,采用个体表型选择、单公群母配种、大群闭锁繁育等方法,经过“建群引血”、“粗选扩群”、“精选提高”三个阶段,终于培育成功抗病性强、产茸量高、耐粗饲料、适应性强的双阳型梅花鹿种。同时在总结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全省组织制定并实施了“人参综合栽培技术”、“黑木耳菌种质量标准”、“平菇半熟料筒式栽培技术规程”、“滑菇栽培技术规程”、“香菇半熟料开放式栽培技术规程”、“山楂幼树早期丰产技术”、“苹果梨疏花疏果技术”、“甜菜纸筒育苗技术”、“苹果梨优质丰产技术”等二十多个生产技术规程和质量标准。
为充分开发长白山野生动植物资源,广大科学工作者努力攻关,开展了培育和驯化野生动植物工作,人工饲养黑熊及活熊取胆汁技术、人工栽培高山红景天、龙胆草育苗移植技术以及龙芽葱木、山芹菜等野生山菜的人工栽培均取得了可喜的成果。
在注重科技开发的同时,努力开发新产品,创名牌产品,形成拳头产品,为特产品出口创汇创出新路子。全省园艺特产品多次在国际、国内展评会上获奖。参系列产品,继抚松县的长白山红参、靖宇县的人参护肤洗发产品在1987年10月比利时尤里卡世界博览会上为吉林省参业拿回两块国际金牌后,集安市的新开河红参系列产品在1988年4月第六届日内瓦国际发明与新技术博览会上再获金牌,长春中医学院研制的人参生命源产品,在1990年11月第39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上荣获金牌,靖宇县的皇封参系列产品,长白县的长白人参,浑江市临江区康龙参等都在国内展评会上获得奖励。
据统计,目前全省有名牌红参10个系列,白参有3个系列,都获得过不同等级的奖励。茸系列产品,延边敖东制药厂生产的颐和春获农业部优质产品奖,鹿尾补浆获1988年首届中国食品博览会银奖。通化葡萄酒厂生产的“红梅牌”中国通化葡萄酒继1954年被定为国宴用酒后,在1988年首届全国食品博览会上获得金牌。山珍食品系列,以长白山丰富资源为依托,全省开发的山野菜如龙牙葱木、山芹菜、桔梗等,菌类的木耳、猴头、松茸、金针菇、香菇、滑菇等,动物类的中国林蛙、柞蚕、熊胆等均深受广大消费者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