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果类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五)果类 (五)果类云南地形地貌及其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常绿果树和落叶果树混交,种类之多居全国前列。云南果类以梨、苹果、柑橘、香蕉、核桃、桃、梅、柿、板栗等为大宗,多为山地栽培,种植零星分散,连片规模不大。由于山地地貌条件的差异,各类果树不以纬度区域分布,而是按不同的海拔高差所形成的温湿度等生态因子呈“立体”或阶梯状分布。即低海拔河谷为要求热量较高的热带果树如香蕉、芒果、菠萝等,中海拔低山、丘陵为亚热带果树如柑橘、龙眼等,高山原则为温带果树如苹果、梨、核桃等。 表5-2-17 主要年份主要水果生产情况
1.温带水果。云南省地处低纬高原,温带水果所占份额较大。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温带水果面积为10.99万公顷,产量39.56万吨,占全省水果总面积和产量的55.0%和53.6%;温带水果主要有苹果、梨、桃、柿、梅、葡萄、李、杏、枣、木瓜、花红、山楂、樱桃、猕猴桃等。 (1) 苹果。全省除少数县外都有种植。1999年面积4.51万公顷,产量8.59万吨,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和产量的22.6%和11.6%,成为栽培面积最多的果类。主要分布在滇东北和滇西北,主产县有昭通、鲁甸、宣威、会泽、寻甸、陆良、富源、马龙、武定、禄劝、宁蒗、丽江、剑川、维西等。其中昭通市苹果面积5 155公顷,产量2.51万吨,居全省第一。苹果栽培品种有过比较大的更替,40~50年代主要引进国光、冬香蕉、旭、黄魁和金冠,60~70年代主要是推广金冠、秦冠,80年代后主要推广红富士,现以株选系的长富2号和岩富10号为多,富士系栽培面积已占苹果总面积的40%。滇中及东部的曲靖,近年来推广红色系列的早熟和中早熟品种如美国的藤牧1号和新西兰的嘎拉系列,以取代长早旭、甜黄魁等品种。中熟的金冠和红星(元帅系列)现占一半面积,其替代品种有红乔纳金和嘎拉系列等,市场前景看好。 (2) 梨。是全省分布最为广泛的果类。1999年面积3.88万公顷,产量15.21万吨,面积占全省的19.4%,产量占20.6%,是云南省水果中产量最多的果类。梨的主产区分布在滇中和滇西,产量最多的呈贡县年产6 852吨,其次是鹤庆县4 950吨,其余宣威、禄丰、广南、永胜、楚雄5县市年产量都在3 000吨以上;云龙、大理、祥云、洱源、会泽、武定、弥渡、丽江、保山、安宁、昌宁等11县市年产2 000吨以上;还有官渡等21个县区年产量上1000吨。栽培品种除宝株梨、大理雪梨、昭通大黄梨、富源黄梨等地方品种外,近年来从省外引进了砀山酥梨、雪花梨、金花梨和早酥梨等,并逐年扩大。梨的品种引进,尤其是日本的幸水、水晶、新世纪等优良品种和一些西洋梨如红巴梨在云南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3) 桃。1999年种植面积1万公顷,产量10万吨。产地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南,主产县有呈贡、晋宁、官渡、西山、通海、蒙自、永胜等。桃的品种分加工制罐和鲜食两类,加工制罐的云南地方种有蒙自黄桃、晋宁青丝桃、呈贡火炼金丹、路南黄桃等,引进种金童、连黄、丰黄等。鲜食桃云南地方良种属硬肉类型,如二早桃、永胜黄桃、蒙自波斯桃、罗平接桃等,80年代从江苏、浙江引进以早熟水蜜桃为主的品种,如春蕾、雨花露、北京水蜜、庆丰等在昆明郊县区发展很快,其数量已超过地方主栽品种。这些品种果实生长期一般为2个多月,但果实偏小。美国新传入的油桃有扩大种植的趋势。 (4)梅。1999年栽培面积1.33万公顷,产量1.5万吨。主产区是滇西和滇西北,以洱源、鹤庆、大理、维西、漾濞、丽江、宁蒗、腾冲等县较为集中。栽培品种主要是云南地方良种,如苦梅、盐梅、炒豆梅、杏梅、桃梅、毛叶梅等,近年来从日本引进的丰候、白加贺等品种表现为果大、丰产,具有推广前景。果梅一般都利用青梅果制成梅胚,进而加工成盐梅、苏裹梅、炖梅、雕梅、糖梅、话梅、陈皮梅、梅粉和梅干,还可以制青梅酒、梅酱、酸梅汤、梅醋、梅饼等。洱源县梅子已发展成支柱产业。 (5)柿。栽培面积现有2 000多公顷,产量2.7万吨。主要分布在滇西和滇南,主产县有保山、龙陵、墨江、呈贡、邱北、西畴、会泽、曲靖、宣威、弥勒等,栽培以地方良种为主,如牛心柿、水柿、火柿,引进种有磨盘柿。近年来,日本甜柿尤其是次郎品种发展很快,甜柿不须脱涩即可鲜食,其余品种除脱涩后鲜食外,主要是加工成柿饼。 (6)葡萄。1999年栽培面积2 600公顷,产量1.56万吨。主要分布在滇中和滇南,主产县有弥勒、蒙自、路南、富民、呈贡、东川等。80年代前主要栽培水晶、华夫人等鲜食为主的品种,后引进巨峰、红富士、藤稔等大粒型品种。 (7)猕猴桃。是在野生资源调查基础上部分县开始人工种植的果类。云南猕猴桃栽培种为中华猕猴桃种,品种有秦美、金魁、魁蜜、庐山香、早鲜等。会泽县栽培的品种曾在中国第二届农业博览会上获银牌奖。除会泽县已种植200余公顷外,官渡、西山、沾益等县区也有一些种植。 此外,樱桃、李、杏、花红、山楂、木瓜、枣等果类虽是广泛栽培的温带水果,但一般连片规模不大,产量较少。 2.热带亚热带水果。云南省热带水果主要有香蕉、菠萝、芒果、西番莲、番木瓜、罗望子、番荔枝、番石榴等。亚热带水果有柑橘类(包括柚子、柠檬、香椽类)、龙眼、荔枝、石榴、杨梅、毛叶枣、枇杷等。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全省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面积5.6万公顷,占全省水果面积的28.0%,产量31.63万吨,占全省水果总产的42.8%。 (1)香蕉。近年发展较快。1999年种植面积1.52万公顷,占全省水果面积的7.6%,产量10.51万吨,占14.2%。香蕉种植集中在红河流域,其中红河州占80%以上。主产县除红河、元阳、金平、个旧、河口外,还有新平、元江、马关、保山、景洪、勐腊、瑞丽、墨江、普洱等县市。坡地种植的香蕉品种多为红河蕉、天宝蕉、矮脚顿地蕾等小型浓香型品种和芭蕉,平地、稻田轮作的品种为大果型的威廉姆斯、台湾金蕉等。云南香蕉多在春季上市,与香蕉主产区的香蕉上市时间恰巧错开,故云南香蕉在贵州、四川及西北省区有很好销路。云南香蕉由于较早放开产品销售,个体经营和运销十分活跃,已成为热区少数民族群众脱贫致富和地方财源的重要项目。 (2)柑橘。柑橘是近年来全省发展较快的果种,1999年种植面积1.76万公顷,产量8.94万吨,分别占全省水果面积和产量的8.8%和12.1%。云南作为经济栽培的柑橘主要有四类:一是作砧木的枳,二是甜橙和宽皮柑橘类,三是柚类,四是柠檬、香椽等枸椽类。甜橙和宽皮柑橘类占全部柑橘的90%以上,这类柑橘中甜橙与宽皮柑橘比例约为8:2。甜橙类有马口甜橙、会泽黄果等地方良种,外地引进种有锦橙、哈姆林甜橙、华脐、罗脐、纽荷尔、朋娜、奉节72—1、夏橙等;宽皮柑橘中著名的地方品种有建水白橘、蜂洞橘、勐版橘、沙河红橘、师宗红橘等。80年代以来椪柑和早熟温州蜜橘的兴津、宫川等品种种植发展很快。柑橘类主产县有华宁、建水、石屏、宾川、华坪、永善、彝良、水富、新平、师宗、罗平、会泽、思茅、富民、元谋、广南、鹤庆、勐海、马关、富宁、砚山等。华宁生产的兴津温州蜜柑于8月下旬成熟,是全国最早熟品种,曾荣获中国首届农业博览会金牌奖,晚熟的建水白橘、罗伯逊脐橙也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获银牌奖。柚类主产于瑞丽、景洪、勐腊、江城、思茅等县(市),品种有瑞丽红玉香柚,获全国早熟柚金杯奖,还有景洪的曼赛龙柚、勐腊的勐仑早柚,新引进的福建馆溪蜜柚、沙田柚、垫江柚、美国马叙葡萄柚等也有一定的栽培面积。枸椽类中柠檬主产于瑞丽市,陇川、宾川两县也有一些挂果树。品种主要有美国尤力克、欧洲的里斯本、缅甸的来檬、印度的柚和柠檬杂交种等。香椽主产于通海、巍山、洱源、石屏等县,主要用作加工。 (3)龙眼。云南南部孟连、普洱等县有大片野生龙眼林,水富、开远、河口、永胜、华宁等县也曾有过一些小粒龙眼栽培,而大面积栽培则是近10年从福建、广西和四川引进一些良种。现在永胜、宾川、保山、开远、水富、河口、富宁、耿马、云县、永德、新平等县种植较多。现有1 600多公顷,产量1 500吨。其中永胜县龙眼面积670公顷,产量400吨。栽培品种主要有八月鲜、乌龙岭、油潭本、储良、大乌眼、石峡等。 (4)荔枝。主产县有元阳、盈江、屏边、新平、永德等。品种过去多为地方品种南曼荔枝,特别早熟、味酸、肉薄,现引进有桂味、黑叶、淮枝、妃子笑等在湿热地区表现较好。全省荔枝种植面积3 000公顷,产量2 000余吨。 (5)菠萝。1999年面积5 000余公顷,产量4.22万吨。主产于红河、西双版纳和德宏州。主产县有河口、马关、屏边、金平、麻栗坡、景洪、瑞丽、潞西等。品种过去主要是西班牙、新加坡,现在推广无刺卡因。 (6)芒果。80年代后作为新兴果类迅猛发展。1999年种植面积1.6万公顷,产量3万吨。栽培品种过去以三年芒、象牙芒为多。近年来为适应市场需求,早熟或较早熟品种吕宋、留香、青皮、象牙芒等逐步取代三年芒,产量和品质有较大提高。元江县象牙芒、吕宋芒在第二届农业博览会获金牌奖。主产县有永德、元江、新平、景东、景谷、保山、峨山、华坪、潞西、河口等。 (7)石榴。1999年种植面积7 130公顷,产量4.95万吨。主产县有蒙自、会泽、巧家、东川、禄丰、个旧、建水、开远、永平、宜良等。品种为有别于陕西等北方的云南独特地方种,如花红皮石榴、绿皮石榴、火袍石榴、甜绿子石榴和建水酸甜石榴等。 (8)西番莲。1999年种植面积4 300公顷,产量18 744吨。主产于景洪、勐腊、潞西、盈江、屏边等县。品种有紫果、黄果及紫黄果杂交种三类。 3.干果。云南省栽培干果经济树木历史悠久,主要树种有板栗、核桃、银杏等。云南是我国板栗原产地之一,云南板栗作为干果经济树种人工栽培历史已有2 000多年。核桃、银杏虽是引进栽培的干果树种,在云南人工栽培历史也达千年以上。据《云南名木古树》一书考证,在省内各地100年生以上的板栗、核桃、银杏等名木古树比比皆是:宜良县狗街乡200~400年生的老板栗树就有1 100多株;呈贡县马金铺乡白云办事处花园村一株老板栗树,树龄约500年,目前还挂果,果皮红褐色、具光泽、品质佳、香甜脆;富源县中安镇海平树依村一株老核桃树,树龄在300年以上;维西县塔城乡启别村一株老银杏树,树龄在630年左右。云南板栗分布在122个县市,以滇中、滇西的产量最多,约占全省总产量的70%。核桃分布在100个县市,以滇西、滇西南产量最多,占全省总产量的60%以上。大理州漾濞县产的漾濞核桃,历史悠久,具有壳薄果大、肉厚、含油量高、营养丰富、味色俱佳的特点,为外贸出口传统产品,1999年产量达2 560吨,占全省产量的4.2%。银杏散生散植于省内各地。 历史上,云南板栗、核桃、银杏等干果经济树木集中成片种植较少,多为房前屋后、村旁零星分散种植,银杏则散栽于庙宇之中或耕地边缘。新中国成立后,栽培干果经济林发展经历了几个阶段,50年代基本没有什么大的发展;60~70年代,由于政府号召开展多种经营,干果经济林有了一定发展。1976年云南省确定了禄劝、宜良等12个县为木本粮油基地县。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谁造谁有,可以继承”等政策鼓励下,随着先进技术的推广应用,管理水平的提高,干果经济林得到较快发展,总产量大大提高。为适应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的要求,使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云南省干果经济林建设正朝着基地化、规模化、商品化、产业化建设和集约化经营的方向发展。1995年,省政府决定在全省建设干果经济林示范基地,规划用10年左右时间,分两批建成55个干果基地县。当年,第一期25个县干果经济林建设基地启动,主要发展核桃、板栗、银杏等树种,已种下2.6万公顷。 1999年底,全省板栗面积发展到3.91万公顷,总产量达到11 389吨;核桃面积发展到22万公顷,总产量60 452吨,列全国第1位;澳洲坚果引种成功,并列为云南省新兴生物资源开发项目,在西双版纳等4个地州已种植737公顷。腰果也在发展之中。近年来,板栗、核桃等干果经济林产品进入日本、东南亚市场。云南干果已成为一部分县的经济支柱和拳头产品。 ☚ (四)热带亚热带作物 (六)药材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