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开展农村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活动
1989年12月,在贯彻中共十三届五中全会精神时,省委决定,“今冬明春全省城乡基层要广泛深入地开展一次坚持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的教育活动”。12月13日,省委召开了电话会议进行专门部署,并发出(89)31号文件,对教育活动作了安排。省里成立了社教活动办公室,编写印发了“宣传提纲”,各地市也成立了领导小组和办公室,负责组织、指导基层的教育活动。
这次教育活动,以坚持社会主义方向和推动治理整顿、深化改革为中心内容,要求“以坚持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深化农村改革,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高党员、干部素质为重点”,整个教育活动于1990年3月告一段落。省、地、县、乡前后两批共抽调11万名干部下基层协助开展教育活动。教育方法主要是正面教育、群众自我教育为主,综合运用培训骨干、典型引路、算帐对比、演讲、座谈、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图片展览等各种形式,开展“社会主义在我县”、“社会主义在我心中”等系列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在1990年冬,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的《关于1991年农业和农村工作的通知》中,决定从1990年冬开始,用两三年时间,分期分批在农村普遍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并把这项教育作为党在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来抓。1991年2月,中共福建省委转发了省委宣传部《关于在农村普遍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实施意见》,提出这次“社教”总的指导思想是:始终贯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中共十三届七中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坚定社会主义信念、坚持社会主义方向、调动社会主义积极性为宗旨,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群众、教育群众,提高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增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观念,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把精神支柱立起来,保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沿着健康的轨道顺利进行。其主要任务有五项:
❶用社会主义思想占领农村阵地;
❷促进农村商品经济的全面振兴;
❸推进农村改革进程;
❹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村级基层组织建设;
❺提高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
“社教”一开始,省、地(市)、县(区)委即普遍成立了农村“社教”领导小组,组长均由书记担任,下设农村社教办公室负责日常工作。在力量的组织上,采取主要依靠当地党委和省、地、县、乡派工作队协助相结合的办法。1991年春,全省抽调3.49万名干部,进驻5861个村(占村总数的40%)、3000个基层所、站开展第一期农村“社教”。1992年春,抽调3.2万名干部进驻5867个村(占村总数的40%)、11357个基层所、站开展第二期农村“社教”。每期集中“社教”时间为9个月。每个“社教村”平均有5名干部,村工作队长一般由县(处)级干部担任。省里制订了每期“社教”的验收标准,对工作队也制订了一系列工作制度,加强对工作队的指导和管理。中共十四大后,全省又派出3万多名宣传队员分赴各地农村宣传贯彻十四大精神。
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的基本做法和实际成效是:
(1)开展思想教育,着重引导农村干部群众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干、敢闯的意识。普遍开展了6个专题的教育,使干部群众坚定了社会主义信念,提高贯彻党在农村政策的自觉性, 增强了集体观念和民主法制观念。尤其是1992年的农村“社教”,正逢邓小平视察南方讲话发表和中共十四大召开, 在农村干部群众中开展了解放思想的大讨论,启发农民按照“三个有利”的标准大胆发展农村商品经济, 使农民消除了许多疑虑, 农村出现了发展商品经济的热潮。
(2)突出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这次“社教”明确把“翻两番、奔小康、建新村”列为重要目标, 工作队帮助农民订小康村、小康户规划,落实奔小康项目和措施,组织发动群众大搞农业综合开发。全省社教中完成山地和滩涂综合开发面积35.3万公顷。省财政专门拨出500万元资金,各地多渠道筹集资金近亿元, 帮助贫困村选择实施6624个启动项目,种茶种果,发展村办企业等。有1/3以上的贫困村和后进村初步改变了面貌。
(3)加强了村级组织建设,整顿了一批后进党支部。工作队结合村党支部、村委会换届选举,帮助乡镇党委把好选人关,建好领导班子。全省2075个后进党支部,经过整顿,90%以上得到转化。全省在社教中调整了2571个支部书记、3415个村委主任,培养了一批后备干部,发展了一批新党员,同时调整、加强了村经济合作社、共青团、妇女、民兵等配套组织。
(4)认真办实事,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❶突出抓好清理财物和完善承包合同,两年中全省清出集体被拖欠款2.86亿元,已追回1.72亿元;纠正了一批“低产包”、“权力包”等问题;
❷开展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农村治安秩序明显好转;
❸普遍加强了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和指导, 多数计划生育指标完成较好;
❹帮助解决群众用电、吃水、交通等生产、生活上的困难。据统计,仅参加第二期农村“社教”的省直18个工作队,共筹集资金(包括无偿资金、周转资金等)3000多万元用于农村公益事业,受到农村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5)基层所、站党风廉政建设得到加强。“社教”中,省委、省政府制定了《基层所站党风廉政建设纲要》,把基层所站“社教”列入农村“社教”范畴,实行开门整改、专项治理,重点解决服务农村、服务农民的问题。全省基层所站共查处违法违纪案件111件, 省里公开披露和内部通报了24个典型案件,以此对干部职工进行教育, 农民群众拍手叫好。
(6)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 锻炼了机关干部。“社教”中选派大批机关干部驻村工作,时间长,任务重,环境艰苦。但由于指导思想明确,组织严密,绝大多数干部都能勤奋工作,吃苦耐劳,不少人带病坚持工作,为农民群众办了大量好事、实事,受到农民群众普遍欢迎和赞扬。工作队员在农村吸收了丰富的营养,增长了才干,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对改变领导机关作风大有好处。
这次社会主义思想教育,政策掌握较好,解决问题较多。省、地、县、乡、村各级工作队涌现了一大批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省委、省政府隆重召开大会,先后表彰了成绩突出的203个“社教村”、100个先进基层所站、592个优秀工作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