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建立健全农业服务体系
为了适应种植业生产发展的需要, 农业系统先后建立健全了三个为种植业生产服务的体系。
(1)农业技术推广体系。1951年开始试办农业技术推广站, 到1962年, 省、地、县、乡四级都建立了农业技术推广站。1979年后, 对原有农业技术推广体系进行了调整和加强。县、市分期分批建立推广、培训、科研三结合的县、市级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推广中心内部, 分工协作, 有效地开展技术示范、技术培训、科学实验和技术咨询服务工作; 乡、镇建立了农业推广综合服务站技术, 对农民进行技术指导, 并供应一部分农用生产资料; 村、屯设置农民技术员和科技示范户, 形成了县 (市) 乡 (镇)、村、屯四级农业技术推广网络。
(2) 良种繁育推广体系。1956年开始建立种子推广经营机构, 到1978年, 省、地 (市)、县 (市) 都建立了种子公司; 乡 (镇)建立了种子站或分公司。同时, 省、市 (地)、县 (市) 建立了国营原 (良)种场112处, 专业化良种繁殖基地16.67万公顷, 每年可生产良种25万吨, 占全省年需种量的50%。玉米、高粱杂交种可做到一年一供, 常规种子做到三年更换一次, 基本实现了农作物良种化。
(3)农经管理体系。从农业合作化开始, 到人民公社化后, 逐步建立起了省、市 (地)、县 (市)、乡(镇) 四级经营管理站 (科)。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调整了经营管理机构,各县(市)乡(镇)建立了农经服务公司,广泛开展经济管理与服务工作。
另外, 农机、水利、畜牧、林业等系统也都建立了省、市 (地)、县(市)、乡 (镇) 四级技术服务体系。
这些为种植业生产服务的体系, 对推广农业科学技术, 提高农民素质, 实行科学种田, 促进种植业发展,使粮食产量不断登上新台阶起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