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五)农民储蓄和积累日益增长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五)农民储蓄和积累日益增长 (五)农民储蓄和积累日益增长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后,农民家庭由单纯的消费单位变为既是消费单位又是相对独立的生产经营单位。农民家庭性质的改变,一方面要进行生产性积累,购置必要的农机具、器具及其他生产资料,不断扩大生产性固定资产规模,并有足够的流动资金用于扩大再生产;另一方面还要进行非生
据调查,1993年平均每户农民拥有生产性固定资产原值达到2 757.08元,平均每百户拥有汽车0.2辆,大中型拖拉机0.4台,小型手扶拖拉机25台,机动脱粒机2台,胶轮大车3辆,役畜99头,产品畜25头,人均占有生产用房面积3.20平方米,1993年农民人均用于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的投资达57.11元,比1981年增长2.7倍;1993年人均年末结余粮食570.4公斤,比1985年的313.0公斤增加257.4公斤,增长82.2%;1993年末,农民人均手存现金和银行存款达513.4元,比1980年的36.6元增加476.8元,增长13倍。农民家庭“双向”积累的逐步增加,不仅反映了农村再生产能力和生产规模的扩大,同时也综合反映了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 (四)灌区、山区农民生活普遍改善 二、农民生活消费水平的横向对比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