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草原病虫鼠害天敌资源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草原病虫鼠害天敌资源

(二)草原病虫鼠害天敌资源

1. 草原病虫鼠害。四川的草地主要在甘孜、阿坝和凉山州,水草丰茂,地域辽阔,面积1636.3万公顷,牧草覆盖度大,种类达1 000多种,其中禾本科就有200多种、豆科和菊科各有100多种、莎草科近100种。但病虫鼠害较多,特别是害虫、害鼠数量大,分布广,仅次于新疆、内蒙古,列第3位。牧草病害主要有纹枯病、锈病、枯萎病、黑斑病等四大类,分布于整个草地。害虫计有12目57科252种,害鼠计3目5科83种。优势种虫鼠种类不多,但分布广,且多呈混合分布,具有比较明显的区域性。主要分布在高寒草甸草地、亚高山草甸草地、高寒灌丛草甸草地等类型的生态环境范围内,集中危害,影响牧草正常生长发育,使草场退化,降低载畜量。
在川西北草地上,虫鼠分布面积约350万公顷,危害面积达163.3万公顷。其中,虫类分布面积77.87万公顷,主要害虫有草原毛虫、蝗虫、粘虫等,危害面积12.27万公顷(轻度危害面积11.5万公顷,中度危害面积8 000公顷, 分别占虫害面积的93. 4%和6.6%); 鼠类分布面积266.67万公顷,主要害鼠有高原鼢鼠、高原鼠兔、喜马拉雅旱獭、田鼠,其分布面积分别占鼠类分布面积的17.7%、45.6%、20.6%和11.3%,鼠类危害面积达151万公顷(轻度危害面积37.3万公顷、中度危害面积14.3万公顷、重度危害面积99.5万公顷,分别占鼠害面积的24.7%、9.4%和65.8%)。由于虫鼠危害,每年损失牧草产量达17.22亿公斤,相当于天然草地38万公顷或人工草地8万公顷的产草量。
主要鼠、虫危害草地的特点是:
❶危害方式不同。鼠兔、旱獭、田鼠类,主要在地面生活,其洞道较浅,且纵横交错,使草场有效面积减少; 鼢鼠主要在地下生活,其洞道距地面10—15厘米,为害方式是推土造丘,覆盖草场;
❷取食牧草种类、部位不同。鼠兔、旱獭喜食禾本科、莎草科、豆科和菊科等优良牧草的叶、花及种子; 鼢鼠喜食杂类草肥大的块根、块茎,偶食地上部分; 蝗虫喜食禾本科牧草,暴食期可将叶片部分啃光,使植株仅剩光秆; 毛虫喜食莎草科、禾本科、豆科、蓼科、蔷薇科牧草葱嫩的叶尖和叶肉。
2. 天敌资源。川西北草地虫鼠的天敌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以食虫鼠类为主的天空飞的、地上跑的、地下钻的禽兽达50多种。其中,食鼠天敌有猫头鹰、鸢、雕、黄鼬、家猫等; 食虫天敌有百灵、鸦、伯芬、戴胜、鹊、雀、莺等; 寄生天敌有螨类、蝗类、寄生蝇、寄生蜂等。
虫鼠与天敌的数量,一般互为反比。在无人为干预的自然生态条件下,天敌数量增多,虫鼠数量则减少; 而天敌数量减少,则虫鼠数量增加。但天敌数量也不可无限制地增加,因天敌数量增加过多,也会随着虫鼠减少造成食物不足而减少; 同时,它们之间的数量消长还受到气候、植被、人为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可以人为地创造条件,有限地增大天敌数量,以控制虫鼠危害。
3. 天敌资源的开发利用。天敌可控制虫鼠种群数量增长,维护草地生态系统平衡。1985年甘孜州石渠县人民政府曾发出保护天敌的通告。1989年省畜牧局、林业厅、商业厅、经贸委、供销社联合发文,贯彻《关于制止捕杀草原、森林鼠虫天敌的通知》,各地切实加强了对鼠虫天敌资源的保护管理工作,严格执行《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对乱捕滥猎和收购交易鼠虫天敌的违法行为,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制止。这就从法律和行政上为天敌的生存和繁衍创造了良好的环境条件,同时也为开发利用天敌奠定了基础。
利用天敌捕灭虫鼠,可以避免药物防治带来人力、物力、财力的大量投入和污染环境。譬如: 1只鸢一个夏天可捕食500多只鼠; 1只猫头鹰一年能捕食1 000余只鼠; 1只黄鼬一年能消灭300—400只鼠;1只瓢虫在半月内能吃掉800—900多个蚜虫; 寄生蜂,在草原毛虫体内寄生率达22%,通过吸食体液可以致死毛虫,等等。因此,根据虫鼠天敌的生活特性,人为地采用搭棚筑窝、立杆竖桩、人工繁殖等办法,创造天敌栖息的环境,以加快繁殖,增大种群密度,是充分利用天敌控制虫鼠危害的简便有效的途径。80年代,全省组织科研院校和推广单位的科技力量,进行鼠虫生物防治新技术的研究、试验、示范、推广工作,取得了进展,使鼠虫防治进入到“生物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的新阶段。
(1)生物治虫。用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防治草原毛虫。1983—1985年,四川大学生物系、四川草原研究所等单位联合研究,从草原毛虫体分离培养出病毒,经过反复试验,研制出草原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杀虫剂。1985年进行小面积试验,获得成功。1986—1989年,在全省累计大面积推广应用了8.87万公顷,虫口减退率达85%-96%。采用该杀虫剂防治草原毛虫,具有经济效益高的优点:推广8.87万公顷,投资效益比为1:14.2;使用后不禁牧、无污染、无残留,杀虫效果显著。制剂病毒取之于毛虫,来源广,平均灭效高达86%以上,而且解决了草原毛虫防治中的药物缺口。截止1991年底,全省已累计施药15.5万公顷,控制面达31万公顷。
(2)生物灭鼠。用C型肉毒梭菌毒素灭鼠。1989年春,四川省首次从青海省引进C型肉毒梭菌毒素,在甘孜州石渠县进行6700公顷级灭鼠示范推广,灭效平均为86.3%,最高达95.5%。经测定,与同期大面积使用的磷化锌比较,具有毒性强、适口性好、灭效高、残效期短、无二次中毒、使用安全、不污染环境、不需禁牧等优点,备受广大牧民欢迎。到1991年底,全省已累计防治13.87万公顷。此外,四川大学生物系于1989年开始,对A-肉毒梭菌毒素生化杀鼠剂的研制,已取得突破性进展,经阿坝州若尔盖县和甘孜州甘孜县的现场灭鼠试验,灭效达83%-86%。

☚ (一)农作物病虫天敌资源   (三)森林病虫天敌资源 ☛
000045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5:33: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