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经营业务与经营形式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经营业务与经营形式

(二)经营业务与经营形式

新中国成立前, 革命根据地的供销社, 为了粉碎敌人的经济封锁, 满足军民生活需要, 主要经营布匹、食盐、大米、草鞋、黄烟、酒、纸张、笔墨等日用百货杂品和农副土特产, 业务量不大。国民党统治区的供销社, 也主要经营纸张、茶叶、棉布、蔗糖、西瓜、纱布等日用百货杂品和农副土特产品。新中国成立后的供销社, 本着为农业生产服务、为人民生活服务的宗旨, 积极开展购销业务, 组织供应农业生产资料和人民生活资料,收购推销农副土特产品。主营棉麻、农资、土产、杂品、茶叶、果品、废旧物资、畜产品、建材等。兼营百货、纺织、文化用品、针织、副食品、五金、交电、化工等。从1953年开始, 还经营饮食业, 办营业食堂、餐馆、小吃店; 后又经营服务业, 开旅社、招待所、理发店、照相馆、洗染铺、修理摊。1995年, 全省基层社国内纯购进464 291.74万元, 其中农副产品购进57 792.74万元; 国内纯销售496 057.06万元; 共有饮食服务网点1 717个, 人员3 161人,营业额4 441.42万元。
新中国成立后, 随着经济体制的变革, 供销社的经营业务与经营形式随之发生变化。新中国成立初期, 供销社主营、兼营和代营业务的计划商品有粮、油、棉、麻、烟、茶、柴、炭、桐油等23个品种。1953年以后, 粮食、油脂、棉花和棉布先后实行统购统销。到1957年, 供销社统购和统一收购的商品包括棉花、茶叶、毛竹等若干种; 统一分配的商品包括食盐、化肥、农药等。1959年2月,因市场商品供应紧张, 国务院将关系国计民生重要的38种商品划为一类, 归中央集中管理。其中 “国、合”商业经营的有棉花、棉纱、棉布、杂铜、食糖等12种。将293种商品划为二类, 由中央平衡供需, 差额调拨。其中“国、合”商业经营的有172种。其他均为三类商品,由主管部门召开专业会议平衡安排。1980年, 国家实行 “计划调节为主, 市场调节为辅” 的商品管理政策, 有计划地放开商品, 属供销社经营的计划商品只剩棉花、棉短绒、黄麻、苎麻、铁锅、日用陶瓷器、土纸、蜂蜜、柑橘、茶叶、香菇、木耳、瓜子等37种。1985年,国家取消农产品统、派购计划,实行合同定购,计划管理的商品进一步缩小,属供销社主营的计划商品只有8种,即棉花、棉短绒、黄麻、苎麻、统配化肥、统配农药、废钢铁、铁锅。随着市场经济的进一步推进,到1988年,属供销社指令性计划经营商品仅剩棉花、化肥和农药3种,其余商品全部放开。

☚ 3.新中国成立后的供销合作社   二、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
0003144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7 8:3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