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经济林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经济林

(二) 经济林

上海郊区的经济林主要是果园、桑园、竹园和茶园。
1.果树。上海早期种植的果树为柑橘、桃、李、银杏、枣和葡萄,以后又增加了梨、柿、无花果、猕猴桃等。保存的果树品种(或品系)约830份,以桃、葡萄、梨、柑橘为主体,柿(含甜、涩柿)、李、枇杷、猕猴桃、枣、无花果等特色果树也有少量分布。
(1)桃。据1193年《云间志》记载,当时上海地区已有桃的种植。明代上海以产水蜜桃而扬名。新中国成立前,不仅黄桃种质流失,连龙华水蜜、吴淞水蜜、早蟠桃等也几经兵祸,砍伐殆尽。新中国成立后,先后自江苏、浙江、北京及日本等地引种,1973年,上海市农科院园艺所建立桃种质资源圃,曾保存桃品种230份,其中国外品种73份。现在保存桃种质资源180份,其中国外品种47份。70~90年代,市园艺所先后育成大果型、鲜食与加工兼用的晚熟黄桃品种“锦绣”,利用亲缘关系较远的品种间杂交结合幼胚培养技术育成特早熟桃品种“春蕾”、“春花”及“春秀”。1997年,市郊桃树主栽品种有“仓芳早生”、“布目早生”、“白凤”、“凤露”、“大团蜜露”及“锦绣”黄桃等。
(2)葡萄。上海种植葡萄始于16世纪初。1959年,上海市农科院先后自国内外引入品种300余份。1979年开始育种研究。1995年,早熟新品种“申秀”通过鉴定。现种质资源圃共保存葡萄种质136份,其中品种104份。砧木13份,野生葡萄19份。80年代中期,欧美杂种葡萄“巨峰”栽培技术获得突破性进展后,种植面积与产量直线上升,1997年市郊葡萄面积为1 500公顷,其中设施葡萄面积达26.6公顷。露地栽培以“巨峰”系品种为主,设施栽培以欧亚种“绯红”、“无核白鸡心”及“晚红”等品种为主。
(3)柑橘。上海位于柑橘生产的北缘地区。明弘治《上海县志》(1504年)已有种橘记载,但商品橘的种植只有30余年的历史。1958年,上海先后自国内外引进橘、柑(主要为温州蜜柑)、甜橙(含脐橙)、柚、枳等柑橘种类,品种达65个。1963年与1976年的两次大冻害使不少品种遭淘汰,现保存的柑橘品种或品系25份。80年代,上海地区的柑橘生产进入迅速发展期,总面积达4 535.81公顷,主栽品种为温州蜜柑中的宫川和尾张,其中脐橙近100公顷,主栽品种为“吉田”、“朋娜”和“纽和尔”。
(4)梨。1958年,开始自国内外引种,进行新品种选育研究。现在市农科院种质资源圃保存梨品种(或品系) 45份。新育成的品种有“早生新水”与“秋水”。市郊现有梨生产面积约1 300公顷。主栽品种为“长寿”、“新世纪”、“菊水”、“早生新水”、“秋水”及“黄花”。
(5)特色果树。1993年,市农科院园艺所及市园林所开始特色果树的系统引种研究,自国内外共收集特色果树种质152份,其中市农科院资源圃保存柿种质44份(含完全甜柿11份,不完全甜柿7份),李37份,枇杷10份,樱桃15份(含欧洲樱桃10份),梅8份,杏3份;市园林所保存猕猴桃35份。近年来,柿、猕猴桃等特色果树已由零星栽培进入大面积生产,栽培总面积约700公顷。柿主栽培品种为涩柿类型的江苏小方柿和崇明大方柿;猕猴桃主栽品种为“魁蜜”、“海沃特”、“徐香”及“米良1号”。
2.桑园。1997年末,上海郊区尚有桑园面积206.3公顷,其中金山区162.7公顷,崇明县43.6公顷。栽桑为养蚕,受经济收益影响,桑园面积起伏很大。最多的1995年3 066.7公顷,比1971年373.3公顷增加7.22倍。
3.竹园。1996年末,上海郊区有竹园面积2 533公顷,比1978年3 053.3公顷减少17.04%。主要原因是农民住房翻新,为扩大宅基地而砍掉部分竹园。但同1970年的2 480公顷比较,增2.14%。
4.茶园。只在松江县西佘山有1.13公顷,是改革开放后从浙江杭州西湖龙井引种成功的。

☚ (一) 防护林   (三) 古树名木 ☛
0000933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3: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