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管理体制与政策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管理体制与政策 (二)管理体制与政策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在党的领导下,广大农民群众在自愿互利基础上,由互助组发展起来的社会主义性质的集体农业经济组织。它的特点是土地入股、统一经营、统一分配。初级社一般由一个互助组或几个互助组组成,农户数量为20~30户,其内部管理比常年互助组更进一步严密,比较规范。初级社的管理机构,绝大多数都设有社务委员会,有正副社长(主任)、会计、保管等管理干部,下设若干个生产队或生产小组,产生有队长或组长。每个初级社都根据党的方针政策和当地实际情况制定自己的社章,并以此作为全体社会遵循的依据。在组织管理上,实行民主管理,最高管理机关是社员大会,每个社员都是大会的成员,具有参与管理社务的权力和义务。社员大会选举产生管理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管理委员会,是初级社的日常管理机构,处理一些行政事务,监察委员会对社务工作行使监督检查职能。在生产管理上,初级社实行的是计划管理体制。社委会确立年度农业产量目标和年度生产计划,根据年度计划订出季节生产计划,在计划中,既有具体的产品增产技术,又有相应的措施办法。社委会根据计划要求,把具体指标分解到各生产队或生产组,由各生产队或生产组对所分解到的计划指标再进行制订为计划,然后负责组织实施,以保证全社计划的完成。在对生产队或生产组管理上,有部分社实行“三包一奖四固定”即包工、包产、包投资,超产奖励土地、牲口、农犋,劳力固定一定一至三年不变。初级社把劳力、土地、农具、牲口分配到生产队,社对生产队或生产组定任务,由生产队或生产组进行管理。初级社可以在本社内抽调劳力发展林、牧、副业生产。在劳动力的使用管理上,由社委会对全社劳动力的使用进行统一安排和调配,每位社员都要服从社里集中组织的生产劳动。社员在确保参加集体生产劳动的前提下,允许经营小量的家庭副业。具体的劳动管理办法,有一部分初级社采取了“四定一包”的管理办法,即定质、定量、定时、定工,小段包工。在财务管理上,初级社有较严格的财务管理制度,对农业生产和工副业生产的现金收入和支出都基本做到笔笔入帐,结算时除分配外,还适当提出一定比例的公积金和公益金。社里专设有财务和保管人员。开支的审批极限,有明确规定,如规定有哪些开支项目,支付的数额分别有正、副社长,队长或组长审批,哪些开支项目或支付数额有社员大会审批。对会计手续的执行也很严格,要求财务人员对帐目做到日清月结,按时公布财务收支状况。 ☚ (一)发展历程 三、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