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疾病防治工作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疾病防治工作 (二)疾病防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根据中央制定的“面向工农兵,预防为主,团结中西医,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的卫生工作总方针,山东省各级卫生部门一直把防治危害人民身体健康最严重的传染病作为中心任务,每年都组织大批医务人员,大力地、积极地进行预防和治疗。1950年,省卫生厅成立不久,就一边抓防治机构的建立,一边充分发挥地方医生的力量,组织他们积极开展各种疾病的防治工作。这一年,共治疗黑热病患者2万人,治疗麻疹、赤痢、天花、疟疾、回归热等传染病患者13万人,接种卡介苗近5万人,种牛痘560万人,注射霍乱、伤寒混合疫苗627万余人,并进行了改造旧产婆、训练接生员的工作,在农村免费推行新法接生,普及卫生教育。全年编辑卫生书报21种,发行346万份。1951年,在72个县内设立了87个黑热病防治站、624个区防治组,组织1 500余名防治人员,对70万黑热病人进行了抢救治疗,试用“六六六”药粉杀灭白蛤子取得成功经验,使黑热病防治工作获得可喜成绩。这年春季,组织8 000余名乡村医生和1.9万余名经过训练的种痘员,接种牛痘700余万人,使天花患者减少到691人,比上年发病人数少91.7%。这一年,全省霍乱、伤寒预防注射54万余人,结核病防治也由大城市推广到济宁、德州、潍坊、泰安、滕县等中小城市。1952年,全省治疗黑热病患者112 974人,接种牛痘4 30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79%,天花发病率比1949年降低了95%,注射各种疫苗767万人份,训练新法接生员13 669人,新生儿死亡率由1949年的27%降低到2.4%。1953年,继续大力进行对各种传染病的防治工作,除更广泛地注射各种疫苗、预防传染病发生以外,全省抽调大中专应届毕业生和医院高、中级医护人员1 000余人,组成35个丝虫病防治专业队,分赴35个重点县进行普查普治,初步摸清了该病的流行动态。同时,继续治疗黑热病、麻风病,这一年共治疗黑热病患者14.1万人,治疗麻风患者1.4万人。从这年6月份起,山东省再未发现一例天花,在全国率先消灭了天花,并有效地遏制了霍乱、伤寒、疟疾等烈性传染病的流行。 ☚ (一)卫生机构的创建 (三)爱国卫生运动与“除四害” ☛ (二)疾病防治工作 (二)疾病防治工作新中国成立后, 根据中央制定的 “面向工农兵, 预防为主, 团结中西医, 卫生工作与群众运动相结合” 的卫生工作总方针, 1950年, 省卫生厅一边抓防治机构的建立, 一边充分发挥地方医生的力量, 组织他们积极开展各种疾病的防治。几年间, 省、地 (市)、县 (区) 建立了各级防疫、防治专业机构, 组织专业人员深入农村、厂矿扑灭疫情, 消灭和控制烈性和急性传染病, 并对一些不明原因的疾病开展了调查, 基本摸清了当时全省的疾病分布和流行因素。据统计, 1950—1955年全省先后有64个县 (市), 共发生天花病例2009名。在全省卫生工作者的努力下, 并为100万以上易感人群进行了牛痘苗接种, 确保了1956年消灭天花目标的实现。伤寒和副伤寒的发病率1950—1958年控制到了5/10万左右,病死率为1%~3%。50年代, 在全省范围内开展了大面积伤寒、副伤寒甲、乙三联菌苗的接种, 有效地控制了伤寒的流行和暴发。 ☚ (一)创建卫生机构 (三)开展爱国卫生运动与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