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点上“四清”运动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释义 | (二)点上“四清”运动 (二)点上“四清”运动1964年11月—1966年5月主要是清政治、清思想、清经济、清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当时提出的“全国基层组织约有1/3的领导权不在或不完全在我们手里”的精神和中共中央转发《关于一个大队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经验总结》,中共宁夏自治区党委于1964年11月集中力量在一县两社(永宁县、盐池县大水坑公社,贺兰县金贵公社)进行了试点。试点工作组进村后,在访贫问苦、扎根串连、选好苗子的基础上,采取三讲(讲阶级斗争、和平演变、民主革命不彻底;讲放手发动群众,特别是放手发动贫下中农;讲搞好社会主义教育的要点、决心)、“两忆两诉”(回忆控诉旧社会地主富农剥削压迫之苦;回忆控诉坏干部压迫之苦)、“两比”(新生资产阶级分子与贫下中农生活对比;新生资产阶级分子与解放前保甲长的对比)。经过3个多月的发动群众,于1965年3月1日以自治区党委名义在永宁县召开了“万人大会”,实到会4.2万多人,占全县总人口的45%。会上自治区党委主要领导再次宣读了中共中央《二十三条》,并作了报告,号召贫下中农揭发“四不清”干部的问题,号召犯有错误的干部早交待,早退赔,早归队。“万人大会”后,县社队上下齐行动,趁热打铁,以公社和大队召开贫下中农和干部会,采取大会讲政策,搞“放包袱”样板和个别谈话相结合,自觉交待和群众揭发、查帐相结合,交待问题和退赔赃款赃物相结合等办法,搞清干部的经济问题。运动中清出现金138万元,粮食108万多公斤,退赔现金94万多元,粮食28万多公斤,戴贪污分子、投机倒把分子帽子的干部,占干部总数的0.82%;运动中补划地主、富农330户,补划地、富、反、坏分子414人,摘去“四类分子”帽子的93人;运动中整顿了领导班子,对当时认为被阶级异己分子和蜕化变质分子把持领导权的,进行了夺权斗争,被夺权的公社和大队分别占18%和29%。运动中还打击了所谓宗教中的反动势力,关闭了一批清真寺。由上可见,点上四清,虽然也解决了一部分农村干部的“四不清”问题,但其伤害干部和群众,扩大打击面等“左”的做法是显而易见的。 ☚ (一)面上“四清”运动 五、农业学大寨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