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滇西北旅游区
滇西北旅游区含大理、丽江、迪庆、怒江4个地州,总面积8.9万平方千米,与四川、西藏和缅甸接壤,是云南向国内外重点推出的旅游区之一。滇西北旅游区以雪山峡谷,三江并流(金沙江、澜沧江、怒江),名胜古迹(南诏大理文化、东巴文化),白、纳西、普米、藏、傈僳、怒、独龙等少数民族风情见长。主要旅游景点有:
1.大理。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距昆明377千米。这里,国内外闻名的景点甚多,最著名的是:
❶苍山,又名点苍山,是云岭山脉南端主峰,全长50千米,东西宽20千米。东临洱海、西濒黑惠江。苍山19峰,每两峰之间,都有1条溪水,共18溪。主峰马龙峰海拔4 122米。著名景观有玉带云、望夫云、苍山雪等。现已建有登山旅游索道。
❷洱海,总面积250平方千米。湖水清澈如镜,景色秀丽,有三岛(金梭、玉几、赤文)、四洲、五湖、九曲之胜。“玉洱银苍”是大理风景区的重要景观。
❸大理古城,为棋盘式建筑,部分城墙保存完整。南北城门上修建有巍峨的城楼。
❹三塔,建于唐代。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主塔又名千寻塔,高69.13米,共16级,塔顶有铜覆钵,上置塔刹,造型与西安小雁塔相似。南北2小塔,各高43米,10级,在主塔之后,与主塔相距70米,成鼎足之势。
❺蝴蝶泉,泉池面积约50平方米,清冽的泉水从泉底鹅卵石和白沙中涌出,池周围有大理石栏杆,上方三块大理石上有郭沫若题写的“蝴蝶泉”三个大字。每年农历四月十五日是“蝴蝶泉会”,大理、洱源等地白族群众汇集于蝴蝶泉边,唱歌跳舞,盛况空前。景区内白族民居古朴典雅,民俗富有情趣,令人留连忘返。
2.宾川鸡足山。位于大理白族自治州宾川县炼洞乡,距宾川县城33千米,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鸡足山因山势前列三峰,后拖一岭,宛如鸡足而得名。主峰天柱峰金顶寺海拔3 248米。登上峰顶可东看日出,南观彩云,西望苍洱,北眺玉龙雪山,山上松柏茂密,修竹丛生,有大小寺宇百余座。主要景点有“灵山一会”山门、祝圣寺、空心树、玉龙瀑、悉擅寺、慧灯庵、华首门、金顶寺等。
3.剑川石宝山。位于剑川县沙溪乡,距县城25千米,也是国家级大理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石钟山是石宝山支峰,因山上有石如钟而得名,石窟依山开凿,宏伟壮丽,已发现17窟,摩崖造像共139躯。开凿于南诏、大理国时期,为我国最南的石窟群。最重要的是石钟寺8窟,场面宏大,人物众多,造型精美,为我国八大石窟群之一。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4.丽江玉龙雪山。丽江县城北7千米,距昆明542千米。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玉龙雪山东西宽20千米,南北长43千米,以山形似龙得名。由13座山峰组成,海拔均在5000米以上,主峰扇子陡海拔5596米,山顶终年积雪,山麓有云杉坪旅游景点,黑白水至云杉坪架设有旅游登山索道。玉龙雪山山麓,有建于清乾隆年间的玉峰寺,寺内有两株并产的山茶,主干长大合而为一,支干盘缠交错,方圆覆盖约5米,每年2~4月山茶顶风冒雪开放,最盛时达万余朵,而被称为“万朵山茶”。位于丽江与中甸两县交界处的虎跳峡,由金沙江切割而成。南北走向,全长15千米,东岸为玉龙雪山,西岸为哈巴雪山,平均相对高差3000余米。两岸悬岩陡峭,谷底狭窄,江面平均宽60~80米,最窄处仅30米。江水奔腾咆哮,有陡坎7座,落差210米。
5.宁蒗泸沽湖。位于宁蒗县永宁乡与四川省盐源县境内,距宁蒗县城76千米。湖内有5个小岛,湖面海拔2 685米,平均水深40米,最深处73.2米。湖湾迂回,烟波百里,青山环抱,湖水清澹。湖畔的摩梭人由于其独特的民风、民俗、民居,令中外游客向往。
6.中甸白水台。位于中甸县东南三坝乡白地村,距县城101千米。白水台又有“仙人遗田”的美称,远远望去,犹如一道凝滞的瀑布,又似一块玉雕屏障,在阳光下银辉闪光。白水台不仅风景秀丽,而且还是纳西族东巴文化的发祥地。
7.中甸碧塔海。位于中甸县城东32千米。“碧塔”,藏语“栎树成毡的地方”。湖畔四周苍松古栎,遮天蔽日,湖水清澈明亮,碧波荡漾。每年春夏之交,杜鹃花盛开,湖中游鱼误食落下花瓣,如醉一般漂浮在湖面上,成为碧塔海景观一绝——“杜鹃醉鱼”。
8.怒江峡谷。被誉为东方险峻雄伟的大峡谷。位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境内。怒江呈北南走向。东岸是平均海拔4 000多米的碧罗雪山,西岸是海拔5 000多米的高黎贡山。两山夹峙,河床比降极大,水流汹涌,形成了险峻的大峡谷。峡谷长310千米,平均深度约2 000米,汛期呈U型,旱期呈V型。峡谷中,一座座石门、石峡、峭壁,怒江水奔腾咆哮穿过,沿途注入无数沟岔,因短直而呈“非”字形,由此出现数不清的悬河飞瀑,雷声轰鸣,紫烟四起,十分壮观。峡谷中有许许多多温泉眼,其中十六汤温泉最为著名。峡谷两岸,居住着傈僳族、怒族、独龙族、白族、普米族和藏族等少数民族,民族风情丰富独特。
9.巍山巍宝山。位于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境内,总面积9.5平方千米。巍宝山山势绵亘数十里,峰峦起伏,山上古木参天,溪泉潺潺,1992年被列为国家森林公园。山上道观始建于唐代,盛于明清,清末道教殿宇遍布全山,为全国14大道教名山之一。这里又是南诏的发祥地,留下了许多胜迹传说。主要景点有斗姆阁、殿阁、土主庙(又名巡山殿)、文昌宫、玉皇阁等。
10.丽江古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大研镇所在地。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1997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古城始建于800多年前的南宋,为木氏土知府所在地,系模仿紫禁城营造擘画,其不同点在于古城没有城墙。古城布局科学艺术,建筑古朴典雅。北依象山、金虹山,西枕狮子山,西北寒风不易侵袭。东南开阔,面临广袤沃野。清澈玉泉水从象山西麓南流,分3股进入市区,穿巷过院,家家流水,户户垂柳,俨然水乡风貌。街市路面用彩色石板铺砌而成,雨季无泥,旱季无尘。城以四方街为中心,大街小巷,井然有序。“三坊一照壁”、“四合院式”的民居,门楼、照壁、门窗、梁坊等装饰典雅古朴,融古代中原和白族民房建筑之长,形成纳西族庭院的独特风韵。古城地理位置巧借周围景色,北可远眺玉龙雪山,南可观赏文笔奇峰,西可看狮山古柏,东可览沃野秀色。这里是东巴文化之乡,象形文字、纳西古乐闻名于世,民族风情别具特色。木家院、五凤楼、文昌宫、嵌雪楼、黑龙潭、白马龙潭等为主要景点。
11.德钦梅里雪山。云南省内最高山地。怒山的北段。其南部又称太子雪山,位于德钦县西部。藏语“梅里”意为药山,盛产中草药而得名。北起西藏自治区的阿东格尼山,南到德钦与维西县交界处,长150千米,宽30~40千米。山地中间高,两侧略低,山脊线海拔多在5 000米以上,主峰卡格博海拔6 740米。山体由燕山期花岗岩和变质岩构成,为褶皱断块山。山顶终年积雪,有现代冰川发育,最长的明永恰冰川,冰舌下降至海拔2 700米的森林带内;斯恰冰川下降到海拔3 000米,著名的宗教神山有太子庙、莲花庙、雨崩瀑布等,是观光旅游、登山及科学考察的场所。
12.祥云水目山。位于祥云县城东南20余千米处,是云南开创较早的佛教圣地之一,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因泉涌清莹而得名。水目山景区融古刹塔林、古树名花、茂密山林为一体,常住寺、普贤寺、宝华寺、五祖坟等寺院群落始建于唐代,其中常住寺有著名的“寺抱塔”古迹,宝华寺的戒堂在历史上久负盛名,塔林有历代僧众塔墓61座,保存完好,造型各异,为云南规模最大的塔林群落。景区内古林参天,有古云南樟、元江栲和华椴。现存的古山茶有鲜艳的“狮子头”和名贵的“童子面”,最大的一株高12.7米。水目寺中的两株古月季,树高2.7米,冠幅4米多,极为罕见。水目山在历史上还有“普济开山”、“锡杖涌泉”、“木犬守场”、“古井取木”、“风洞购物”、“铁树开花”等许多传说,有相应的遗址、遗物印证。
滇西北的旅游景点还有剑川镜湖、洱源西湖、中甸松赞林寺、德钦东竹林寺等国家级和省级风景名胜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