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民兵组织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民兵组织

(二)民兵组织

广西的民兵组织,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在中共广西省委领导的游击区就有了相当的规模。当时有的叫民兵,有的称武工队。广西解放后,中共省委和军区即把加强民兵建设列入了重要的议事日程。1950年3月23日,中共省委召开第一次高干会议,研究和部署了建设人民武装的问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组织起来参加民兵,防匪自卫。中共省委、军区接着于6月16日下发了《关于建立民兵问题的指示》。各地认真贯彻这一指示,积极而又慎重地逐步建立起民兵组织。至1950年8月全省民兵发展到10余万人。接着又认真贯彻了中共中央、中央军委、中共中央中南局、中南军政委员会发出的关于民兵建设的一系列指示,民兵组织在全省迅速普及,至1952年底,全省民兵达88万人,占总人口4.52%。到1954年,全省民兵增至130万人,基本上达到村村有民兵,乡乡有民兵基干队。1958年,在“大跃进”中大办民兵师,年底全自治区民兵人数由原来的100多万增至956万(包括农村、厂矿、企业、机关、学校),占总人口49.31%。1961年中共广西军区党委按照《民兵工作条例》和民兵工作“三落实”要求,作出了年内重点抓好80万(如条件具备抓好120万)基干民兵的决定和部署。1970年全自治区共组建了民兵独立团28个,营244个,共18.54万人,作为民兵组织的重点。1974年后,在民兵独立营团的基础上,各县、市普遍扩编为民兵武装基干团,公社编民兵武装基干营(或连),大队编民兵武装基干连(或排)。到1976年全自治区共编有民兵武装基干团101个、营416个、连2 604人、排9654个,有武装基干民兵65.16万人,配各种武器23.25万件。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民兵工作进入调整改革的新时期。调整后,仍在人民公社(乡镇)生产大队(行政村)组建民兵组织。
具有革命斗争光荣传统的广西民兵,在配合人民解放军完成对广西的解放后,又在剿匪、反霸,消灭美蒋特务,援越抗法、抗美,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以及保卫边疆,维护社会治安,保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斗争中,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在50年代初期的三年剿匪中,民兵歼匪8.14万人,占歼匪总数的16.6%;缴获枪、炮5.10万支(挺、门),占缴获武器总数的13.4%。1951年底,各军分区有民兵战斗英雄508名;广西军区两次召开剿匪庆功大会,授予16名民兵以战斗英雄和模范称号。参加对越自卫还击作战期间,广西除以武装基干民兵和退伍军人为主要对象,在10天内快速动员了2万兵员补充部队外,还组织了21万多名民兵参战支前。参战支前民兵中,有3个单位和9人获中央军委授予荣誉称号,10个单位和16人获广州军区授予荣誉称号,22个单位和42人立一等功,36个单位和294人立二等功,876个单位和12 429人立三等功,34 333人授奖。

☚ (一)青年团   (三)妇女组织 ☛
0001545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1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