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水产业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水产业

(二)新中国成立后的四川水产业

1. 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初期,基础较差的四川水产业经过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渔业的集体所有制和部份全民所有制的生产单位,恢复了原有的水产养殖场,陆续建立了水产行政、事业机构。水产业从天然捕捞向人工养殖发展,开始出现生机。1953年以后,各地纷纷建立渔业生产合作社,统一经营养殖生产和江河捕捞。到1957年,全省成立渔业生产合作社51个,有渔业劳动力1.02万人,木制渔船4 281只,载重量2 485吨。同时,利用较大水面,建立了一些全民所有制的渔场和鱼种站。“一五”期间,共建国营渔场13处,水面养殖179公顷。各地在不影响灌溉和农业生产的前提下,利用池塘和稻田养鱼,采取了典型示范、办培训班、总结交流养鱼经验等方式予以推进。1958年渔业合作社改为人民公社捕捞队,共为59个,有渔业劳动力1.07万人,连家渔船609户,木渔船4 517只;水产养殖面积5万公顷,养殖苗种就地捕捞江河鲤、鲫鱼苗,就地培育。同时也组织力量从湖南、湖北采运草、鲢、鳙等优良养殖苗种。当年水产品产量为1.72万吨,其中养殖产量为0.97万吨。
2. 1958—1962年。这一期间全省兴修了很多水库,兴办了一批国营水产场站。1960年人工繁殖四大家鱼鱼苗又获得成功,是年养鱼水面增为5.4万公顷,成鱼产量达1.5万吨。1962年提出“养捕并举、以养为主”的水产方针,调整了江河捕捞与养殖生产的比例关系。但因水库面广水深,且又缺乏生产设施,难于捕捞,生产水平仍然不高。加之这一时期不注意保护和发展生产力,水资源受到破坏,水产品产量一直徘徊不前。1962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比1958年减少15.9%。
3. 1963—1965年。党和政府对国营水产种场站进行整顿、巩固。并重视保护水资源、普及四大家鱼人工繁殖技术,积极引进优良品种,改进渔具和作业方法,提高捕捞能力。1965年,国营水产场站发展为61个,养殖水面7.1万公顷,成鱼总产量为2.22万吨,比1962年增长53.1%,鱼苗产量4亿尾。
4.1966—1977年。四川省主要以集体水产业发展为重点,开办社队渔场,进行技术革新,研究并生产高效、低溶度的渔用激素,建立渔需物资供应站和加工企业,引进、培育并推广优良品种,进行网箱和高密度流水养鱼试验,发展城郊养鱼,扩建精养鱼池。这些措施,对促进四川水产业发展起了一定作用。但这一时期社会动乱,水产生产的落后面貌并未改变。1976年全省水产养殖面积为13.6万公顷,水产品总产量4.15万吨,比1965年增长86.9%。
5. 1978—1985年。四川水产业进入了发展的新时期。1978—1985年,实行养殖、捕捞相结合的方针,落实和完善渔业承包责任制,发展养鱼专业户、科技户和家庭养鱼;放宽水产品购销政策,疏理水产品流通渠道;改革水产管理体制,建立水产科研、技术推广、良种繁育体系;加速培养专业人才;整顿国营水产场站,改善经营管理,扩大苗种、饲料生产基地,多渠道培养大规格鱼苗;大力发展稻田养鱼;建设以成渝两市为中心的商品鱼基地;加强渔政管理,保护水产资源。采取这些得力措施,推动了水产业发展。1983年全省成鱼总产量即比1978年增长了1倍。稻田养鱼和池塘养鱼发展尤为迅速。全省稻田养鱼面积增加到19.3万公顷,池塘养鱼面积达7万公顷,这两类水域的养鱼产量达3.89万吨,成为全省养殖产量的主体,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46.6%。同时,在水库建成培育大规格鱼种的鱼池720公顷,生产鱼苗鱼种9.12亿尾,其中年投库大规格鱼苗0.85亿尾,当年成鱼交售量达1 622吨,初步缓解了大中城市吃鱼难问题。1985年全省水产品总产量12.9万吨,是1949年的16倍。养殖产量比重上升到85.9%。实现了由天然捕捞为主到人工养殖为主的转化。当年池塘养鱼面积为8.7万公顷,产量6.8万吨;水库养鱼面积6.5万公顷,产量1.16万吨,平均亩产12公斤;稻田养鱼面积23.8万公顷,产量2.82万吨;农户家庭养鱼发展到77.4万户,养鱼水面1.6万公顷,生产成鱼1.22万吨;鱼苗鱼种生产量增至60.6亿尾,改变了靠省外供种和江河捕捞的传统,实现了自繁自养;江河捕捞产量1.82万吨,比1949年增长3.8倍。渔船拥有量为2.34万只,其中机动船329艘、3 918马力,总吨位1 775吨。渔业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6. 1986—1990年。随着改革开放搞活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实施,水产业步入了一个更为迅速的发展阶段。尤其是养殖业得到突出发展,水库水面利用率和渔业收入大幅度提高,池塘和稻田养鱼又有新的发展。1990年全省成鱼产量达20.03万吨,占水产品总量的86.1%,比1949年增长59倍,比1978年增长3.3倍。水库水面利用率达到89%,成鱼产量2.1万吨,比1985年增长81%,亩产成鱼量比1985年增长84%,达到20.7公斤。水库共投库大规格鱼种4.01亿尾,比1985年增长57%。水库渔业收入6 410万元,比1985年增长1.4倍。池塘养鱼面积达到9.4万公顷,产量11.2万吨,每亩产量为79公斤;稻田养鱼面积32.2万公顷,占稻田总面积的10%以上,产量6.7万吨。这两类水域的鱼产量共为17.9万吨,占全省总产量的89.3%,比1985年增长86.1%,比1978年增长3.2倍。

☚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四川水产业   二、养殖技术及管理水平 ☛
00004780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21:4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