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中国建立后的渔业
新中国成立后, 40多年来, 黑龙江省渔业生产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 以生产结构为特征, 大体可划分为三个阶段。
1. 自然捕捞阶段 (1949—1957年)。新中国成立后, 解放了渔业生产力。经过广大渔工、渔民的共同努力, 渔业生产很快恢复。1950—1952年, 年平均水产品产量为19 731吨, 比1949年的18 564吨, 提高6.3%。1953年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为了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 扩大渔区和捕捞对象, 增造渔船,改革渔具、渔法和渔业合作化等措施, 到1957年,全省渔民户数和劳动力比1949年增加1倍; 大、小拉网等主要定置网具增加3.5倍; 捕捞的水产品产量达33 770吨, 比1949年增长80%。
2.捕捞为主, 捕捞与养殖结合阶段 (1958—1978年)。1958—1960年, 由于船、网工具大量增加, 捕捞生产能力明显提高, 以致出现酷捕滥捞, 196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76 925吨。1961—1969年, 因竭泽而渔, 导致水产资源严重破坏, 水产品产量连年下降。1969年, 全省水产品产量为35 000吨。捕捞产量的下降, 使人们提高了对养殖渔业生产的认识。1970年,开始贯彻以养为主, 以群众养鱼为主的方针。1974年城市郊区养鱼起步, 1978年, 首批国家商品鱼基地投入建设。此后, 由捕转养, 养殖比重逐步有所增加。1970年养殖产量比重占17.0%, 1971—1975年平均占24.0%, 1976—1978年平均占36%。
3.养殖为主, 养殖与捕捞并举阶段 (1979—1995年)。水产业的工作重点开始转移到养殖渔业生产上来, 贯彻以养为主, 养捕并举的方针。水产品产量由1979年17 149吨, 上升到1990年的147 869吨, 年平均递增21.63%, 其中养殖产量由1979年8 383吨提高到1990年的99 929吨, 年均递增25.3%。在这一时期内, 1984年, 养殖产量首次超过捕捞产量, 占52.3%; 春片鱼种基本实现自给, 达14 261万尾,2 386.8吨。全省水产品产量提前一年超额完成 “六五”计划50000吨, 达到55 395吨。1986年, 水产品产量超过黑龙江省渔业历史最高年产量的1960年,达到84 274吨。1987年, 水产品产量突破10万吨大关, 达到101 533吨, 提前3年完成“七五” 10万吨的计划指标。1990年水产品产量达到147 869吨, 比1949年增长7倍, 比1978年增长5.8倍。这一时期,农场、水利系统的渔业生产也有了很大发展。到1990年, 农场垦区鱼产量达12 329吨, 养殖产量7 225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274.6%、837.1%; 水库渔业产量达6 860吨, 养殖产量5 509吨, 分别比1978年增长451.0%、430.2%。
“八五”期间渔业生产保持高速发展。各地利用拍卖“五荒”资源的有利契机, 使渔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利用, 强化渔政管理, 以法兴渔, 确定水面所有权和使用权, 不断完善渔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增建水产品批发交易市场, 扩大水产品流通渠道, 促进了渔业生产快速、健康发展。1995年全省水产品产量252 900吨, 比1990年147 869吨增长71%, 其中养殖产量200 688吨, 比1990年99 929吨增长1倍多。1990—1995年水产品总产年均递增11.3%, 其中养殖产量年均递增14%。养殖产量占全省水产品总产量的比重, 由 1990年的67.58%, 提高到 1995年的79.35%, 比1990年增加11.77个百分点 (见表5-5-1)。据统计资料, 按人口平均水产品产量, 人均1952年为1.5公斤, 1965年1.8公斤, 1978年0.7公斤, 1990年增加到4.2公斤, 1995年提高到7.1公斤。
表5-5-1 水产品历年产量及构成情况
单位: 吨
年份 | 全省产量 | 其中: 国营 |
总计 | 其中: 养殖产量 | 小计 | 其中: 养殖产量 |
1949 1950 1951 1952 1953 1954 1955 | 18 564 22 120 20 574 16 499 28 964 27 383 29 528 | | 3 523 2 836 3 007 2 667 3 436 3 230 4 328 | |
1956 1957 1958 1959 1960 1961 1962 1963 1964 1965 1966 1967 1968 1969 | 31 686 33 770 47 634 52 532 76 925 71 240 51 575 51 145 42 666 36 862 38 648 36 366 29 000 35 000 | 368 760 1 798 5 496 16 302 8 962 6 619 558 1 509 2 330 1 940 3 033 1 950 1 900 | 5 000 5 146 7 825 12 186 25 700 31 916 22 233 15 520 13 086 14 176 11 770 8 501 9 000 9 500 | 368 628 1 409 3 175 6 495 6 139 5 580 509 1 453 2 132 1 540 1 995 |
1970 1971 1972 | 21 720 22 492 24 210 | 3 707 5 204 4 757 | 18 013 17 288 19 453 | 1 942 2 590 2 630 |
年份 | 全省产量 | 其中: 国营 |
总计 | 其中: 养殖产量 | 小计 | 其中: 养殖产量 |
1973 1974 1975 1976 1977 1978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1994 1995 | 29 933 25 830 26 067 26 873 27 715 21 667 17 149 20 172 32 950 35 175 42 736 55 395 66 389 84 274 101 533 122 101 139 057 147 869 163 812 178 467 189 452 208 922 252 900 | 5 229 7 521 8 046 9 773 10 319 7 490 8 383 8 953 10 897 16 303 20 287 28 950 38 205 53 541 69 461 83 161 90 914 99 929 107 408 129 711 141 569 157 600 200 688 | 24 704 10 389 12 389 14 243 12 681 9 638 7 516 7 974 11 181 12 693 15 203 17 249 18 791 22 718 25 222 25 852 36 542 37 556 41 136 39 784 38 813 41 233 48 553 | 3 134 5 098 5 497 6 520 6 174 4 486 4 717 4 579 5 328 7 790 9 487 11 801 14 389 17 538 19 691 19 710 22 286 23 762 26 524 27 672 27 332 29 312 36 6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