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教学改革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教学改革

(二)教学改革

改革开放以来,福建省各级教育部门坚持从实际出发,将农村教育转到主要为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的轨道,积极探索改革农村教育教学、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的新路子,努力提高农村群众思想、文化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
1.加强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各类学校普遍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加强了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狠抓思想品德教育,狠抓文明习惯的养成教育。1982年开始,福建省就在农村学校着手组织评估思想品德“优质课”活动,继而推广到全省。1987年福建省教委发出《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意见》后,农村学校将爱国主义教育与爱农村、爱家乡结合起来。为促进农村学校提高教育质量,福建省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坚持分期分批办好农村学校。90年代,在农村开展建立示范校活动,力争通过典型示范作用带动整个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提高。
2.不断探索适合农村的教育教学形式。根据福建地区差别较大的特点,为适应农村山区普及小学教育,提高教学质量,从70年代开始,在部分山区县举办了复式教学研讨会,并制订了《关于加强农村小学复式教学工作的意见》,明确在群众居住分散的山区、海岛,复式教学成为一种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对办好复式教学作出了规定。1989年,在福安市召开的全国第三次复式教学协作研讨会暨福建省小学教育研究会复式教学工作委员会成立大会上,充分肯定了福安市复式教学改革成绩。为适应农村普及初中教育和多数农村初中毕业生升学难的现状,从1987年起福建省开始总结推广“初二后分流”改革试验并制定了相应的学籍管理等文件。即在初三年段,实行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分流,使部分农村学生既有一定的文化科学知识,又能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和技术技能。到1995年,全省1 600多所中学中已有518所学校在初二后开设兼有职业技术为教学内容的改革试验班,“分流”班学生近3万人,占全省初中毕业生数的8.7%左右。
3.积极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为密切农村教育与农业生产、农村科技开发之间的关系,为统筹农村基础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1988年省教委召开了全省农村教育工作会议,确定闽清县作为省教委抓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试点。1989年根据国家教委有关文件精神,省教委又选择了永安、沙县、建阳、晋江和闽清等5个县(市)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县,确定了龙岩等7个县(市)为省级实验县。1991年省教委专门成立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织力量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宣传推动、信息交流;在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中,加强了“两基”教育。1994年国家教委又批准了南平地区为全国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在农村基础教育中,增加了职业教育内容,保证了劳动课和劳技课的学时,普遍开展初中毕业后技术培训。农村职业学校办学形式实行了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使教学与生产、实验、示范、推广以及技术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农村文技校与职业技术教育相互配合、衔接,形成了以职业学校为骨干,乡、村文技校连向千家万户的实用技术培训与推广网络。通过推进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初步实现了把农村教育办学方向转到主要为当地经济和为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服务,加速了农业科技的普及与应用,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 (一)完善农村教育管理体制   (三)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
00008748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12: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