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海州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海州Haeju

港市名。在今朝鲜西海岸,临黄海海州湾。古称孤竹。高句丽时代称内未忽,又称长池、池城。公元940年,高丽太祖王建至此,命名海州。今为黄海南道首府。有芙蓉堂、百济清风楼等名胜。

海州

海州

州名。春秋郯子国,东魏改青、冀二州置。治所龙沮,在今江苏灌云县西南。北齐移治朐县,在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此为杂有后起地名。

☚ 盍 早为计   泗水 ☛

海州

 

(明)方尚祖

东海名邦遗①,郯封分野列②。
 潮音日吐吞, 蜃气时明灭③。
 立石界秦朐④,堕星双嵽嵲⑤。
 虎峰夕照微⑥,马耳浮岚渫⑦。
 延眺九疑苍⑧,郁洲遥望绝⑨。
 

【题解】
 此诗记述了海州的历史沿革,并对这里的山海风光作了描述。
 【作者】
 方尚祖,明人,生平未详。
 【注释】
 ①东海:海州汉时属东海郡,隋大业三年(607)曾改作过东海郡治。唐复为海州,天宝元年(742)又称为东海郡。②此句谓海州春秋时属郯子国的境域。分野:是古代星测术的一种概念,认为地上各州郡邦国和天上一定的区域相对应。③蜃气:指海上出现的幻景。④此句说秦始皇在朐界立石为秦东门事。⑤堕星:指古海州境内的大星山和小星山。乐史《太平寰宇记》“朐山县”条下云:“故老相传,商时有星堕于此。”大、小星山因此得名。嵽嵲(die nie):高山。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 “凌晨过骊山,御榻在嵽嵲。”⑥虎山夕照:明代所谓“海州八景”之一。虎山,白虎山,在海州城新南门外。⑦此句写的是明“海州八景”之一的“马耳晴岚”。马耳,锦屏山最高峰,双峰如削,形如马耳,故名马耳峰。岚渫(lan die):山林雾气在山上浮动,如连续的水波。⑧九疑:疑亦作嶷。九疑,即苍梧山,在湖南宁远县南。海州东之云台山,原在海中,古称“郁洲”。传说是从苍梧飞来,故也称“九疑”。⑨郁洲:云台山古称,见《山海经》。

海州

渤海及辽代州名。❶本渤海铁利府属州,辽废。
❷本渤海南京南海府沃州。契丹天显三年(928),东丹国南迁时徙置,改曰海州,军号南海,治所在今辽宁海城,为东京道所属节度使州,下领2州1县。太平九年(1029)以后,尽徙其民至上京置迁辽县 (参见迁辽县条),同时移中京道大定府泽州居民实之。金天德三年(1151),改州名曰澄州,参见“澄州”条。

海州

海州

金国设置的行政区。隶山东东路。《金史·地理志》:“海州,中,刺史。户30691;县4(朐山、赣榆、东海、涟水);镇4。”

☚ 哈密直隶厅   海宁州 ☛

海州

地名。朝鲜西岸海港。海军基地。

海州hǎi zhōu

《本草纲目》金石部第10卷石蟹(1)。地名。今江苏省连云港市及赣榆、东海、沐阳、灌云等县地。

海州

渤海王国置。为铁利府所辖6州之一。渤海亡后,其民似未被辽南徙(辽东京道之海州,非其移置,乃迁渤海南海府民所置),成为辽代铁骊国的成员。

海州

东魏武定七年(549年) 以青、冀二侨州改名。治所在龙沮县(今江苏灌云县西南)。北齐移治于朐县(今江苏连云港市西南海州镇)。隋大业、唐天宝、至德间曾改为东海郡。其后复为海州。唐时辖境相当今江苏连云港市、东海、灌云、沭阳、赣榆、灌南等县地及滨海、新沂等县的部分地区。南宋端平二年(1235年)又移治于东海县(今江苏灌云县北的南城镇),淳祐十二年(1252年)复还朐山县(即前朐县,北周时改名朐山县)。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升为海州路。后改为海宁府、海宁州,明初改海宁州为海州。1912年改为东海县。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2 8:3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