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必须适时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必须适时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二)必须适时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充分发挥市场调节作用

新中国成立初期和传统计划经济时期, 虽然市场调节在一定时间和一定范围内曾发挥过积极作用, 但由于指令性计划不仅未能缩小, 反而从总体上呈逐步扩大的趋势, 导致市场调节作用不能很好发挥。直至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在经济体制改革中将计划体制改革列为重要内容, 在农产品购销体制改革过程中同步开展计划制度和商品计划管理办法的改革, 情况才有根本改善。第一步, 从1979—1984年, 减少一、二类商品和统派购农副产品的品种, 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 部分指令性计划改为指导性计划, 众多的三类商品退出计划管理, 实行市场调节,议购议销, 放开经营; 第二步, 从1985—1991年, 实行统购的一类农产品粮、棉、油先后改为合同定购, 定购任务以外除棉花仍统一由供销社经营外,粮油开展议购议销, 扩大市场调节的比重和范围, 同时将生猪、黄红麻、苎麻、边销茶、牛皮、绵羊毛、大中城市蔬菜等原实行派购和指令性计划的农副产品取消派购, 从二类改为三类商品, 从而进一步缩小了指令性计划范围, 扩大了市场调节范围, 使市场调节的积极作用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三步, 从1992—1996年, 开始向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迈进。除国家定购和由政府指定部门统一经营的粮、棉、油、蚕茧、烟叶和计划管理的4种中药材外, 其余所有农副产品及众多工业品均放开经营, 实行多渠道流通。至此, 指令性计划全面缩小, 市场调节已成为农村市场的基本格局, 其积极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当然, 这种市场调节仍在国家宏观调控之下, 最终有利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快速发展, 有利于农村经济和农村市场的繁荣、活跃。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表明, 国家宏观调控下的市场调节机制, 是繁荣农村市场和农产品流通的有效手段, 既能促进农业生产以较高的速度发展, 又能促进农业产业化逐步实现, 从而使农村经济更加繁荣、兴旺。如放开最早的苹果、茶叶、鲜蛋、黄花菜、黑木耳、辣椒干和水产品, 放开较早的生猪、蔬菜和食用植物油等, 虽然也出现过短时间的供求失衡、价格起伏现象, 但总的趋势仍然是向生产发展, 商品丰富, 价格基本稳定, 供求大体平衡的方向发展。以苹果为例, 1980年以前列为二类农副产品, 实行计划收购, 1980年产量8.93万吨, 主渠道供销社收购1.89万吨, 社会收购量据测算为7万多吨。1980年以后, 改为三类农副产品, 实行多渠道自由购销, 流通促进了生产, 生产繁荣了流通, 并带动了果品包装、加工、贮存、运销等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1995年, 全省苹果总产234万吨, 总收入40亿元, 农民人均145元, 渭北25个基地县人均400元, 最高的县人均收入超1 000元。仅蒲城一个县,就建起总容量10万吨的上百个果品冷库、气调库,年总产量达1 000万只的50个果品包装纸箱厂。1996年,全省苹果总产达295.89万吨, 比1980年增长32.1倍, 位次从全国第六跃升到第二位。社会收购量测算达240万吨, 比1980年猛增33倍以上。

☚ (一)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   (三)必须以骨干农副产品为重点抓好龙头企业建设, 促进农业产业化 ☛
0002738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4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