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应用生产技术培训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应用生产技术培训

(二)应用生产技术培训

四川农民长期在封建制度的剥削压迫下,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很低。因此,通过培训帮助广大农民接受新技术,应用新技术,是发展农业的一个重要条件。四川省农业部门长期坚持了这项工作,每年培训人数均在100万人次以上。
1950年2月,中央人民政府发布了第一个关于春耕生产的指示,要求新解放区迅速恢复生产,开展爱国丰产竞赛运动。四川省农业部门干部深入农村,举办化学肥料、良种、防治粮棉病虫技术培训班、现场会,走乡串户,进行技术指导。并蹲点创造高产典型,召开劳模会和以会代训形式进行推广。1952年,总结出“少秧密植,好种壮秧,合理施肥”三大技术,在全省广泛开展培训,进一步推动了丰产竞赛。1953年,为配合互助合作运动开展,大力培训合作社干部和骨干,主要内容是农业增产技术和财务会计管理,普遍培训了会计员、记工员、记分员。还以良种栽培、牲畜繁殖和疫病防治、积肥造肥、推广新式农具等技术为重点,对农村基层干部、劳动模范和青年农民进行了3—5天的技术培训。
1958年,全省兴起土壤普查鉴定工作,重点对下湿田、硝田、石骨子土进行改造。结合这些活动,培训了大批农民技术骨干,仅土壤普查就培训农民技术员10万人以上,总计一般技术培训农民在100万人以上。到1963年,对农民的技术培训工作则以样板田为依托,进行综合技术示范培训。在水稻技术方面,聘请了一批江苏、上海等地的农民技术员,进行矮稻栽培的综合技术典型示范,就地培训农民,大力推广。
“文革”期间,农业技术培训工作亦未间断。主要依托生产队“一组三田”(科技组、种子田、示范田、高产田)和四级农科网,即全省120多个地县农科所,4 000多个公社农科站,5万多个大队农科队,40万个生产队农科组和常年固定的农民技术员100多万人为阵地,开展群众性的技术示范和现场培训,形成了广泛的技术示范培训网络。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开展了全方位的农业技术培训。地县普遍建立了短期培训机构,培训内容扩大到产前、产中、产后的各个方面。广泛开展了杂交水稻种植和制种、旱地多熟制栽培、经济作物丰产等技术和建设双纲田(每亩产粮800公斤)、吨粮田(亩产1 000公斤)的技术培训。培训形式,主要在地、县组织的大面积高产示范片和县农技培训学校(班),采用现场培训和以会代训办法,辅以发放资料,放映电影,技术赶场等手段,把农业增产技术普及到千家万户。

☚ (一)职工技术教育   (三)农村业余技术教育 ☛
00004883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9:2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