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应用基础研究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应用基础研究

(二)应用基础研究

农业科学的应用基础研究,安徽省比较薄弱,主要原因是受地方性农业科学院、所的主要任务以应用研究和开发研究为主所局限。然而,自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安徽省农业科学应用基础研究有了一定的发展。它主要表现在水稻、果树、蔬菜、蚕桑和生物技术工程等方面。
1.水稻数量性状遗传距离研究。由安徽农学院徐静斐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李成荃共同主持完成。这两名女专家自1979—1981年通过对160个水稻品种田间考种性状得到的160多万个数据,用多元分析法微机运算出6 000对亲本间的遗传距离,预报了192个强优组合,实践证明准确率达80%。这一理论可有效地指导杂交水稻育种,克服了杂交配组的盲目性,填补了国内外杂交水稻育种中应用多元分析预测杂种优势的空白。这一成果于1983年获农业部技术改进一等奖。
2.生物技术工程研究。安徽省农业生物工程研究工作,从70年代起,一直列为省攻关和重点研究项目。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吴家道主持的玉米雌雄幼穗研究获得首例再生植株,水稻、玉米原生质体成株技术1993年获得安徽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宋宗淼主持体细胞无性系变异及育种研究,培育水稻82-3-4;1992年,利用体细胞无性系变异,育成“安体”辣椒品种,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全省先后还育成水稻铜花2号、南花5号、8715、8711145-8、烟草1号和一批小麦新品系,还诱导不定芽研制成水稻人工种子和胡萝卜人工种子,有的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中国科学院等离子体物理研究所、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余增亮、吴跃进、杨剑波等,首次应用低能离子束介导法获得水稻转基因植株,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利用E·coli质粒研究低能离子离子束辐照生物机理研究获得重大进展。1994年,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李振刚、范久戈共同主持的天蚕丝质基因导入家蚕的染色体遗传工程研究,首次把天蚕丝心蛋白基因导入家蚕,经安徽省科学技术委员会鉴定:该项研究所取得的成果在同类研究中居国际领先水平。
3.杂交水稻两系法研究。它是继杂交水稻三系法之后又一项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新技术,选育强优组合几率大,可利用籼粳爪哇稻不同亚种间的杂交优势,使单产再提高15%~20%。两系法育种新技术研究,1986年,列入安徽省“七五”攻关项目,1987年,列为国家“863”高技术生物领域第一攻关专题。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稻研究所等单位自1984年起经过10年时间的潜心研究,终于完成了“粳型水稻光敏核不育系7001S的选育与利用”。这项成果,于1994年获安徽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4.桑树地方品种同工酶研究。安徽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利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研究了桑树地方品种同工酶。根据酶谱分析其强弱和迁移率大小,将本省桑树地方品种分成7大类。从而在理论上解决了桑树地方品种的地理起源问题。
5.生态农业研究。1992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等单位方有德等完成了“安徽淮北平原地区生态农业研究”。该项研究以农业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原理为指导,针对淮北生态经济问题与之相关的技术路线问题,探索该地区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向、途径和技术体系,为该区农业全面、持续、协调发展,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的统一提供决策参考和配套技术。
6.肥料效应及土壤肥力演变定位研究。1993年,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等单位郭熙盛等完成了“安徽省农田肥料效应及土壤肥力演变的定位研究”。通过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全省农田肥料及土壤肥力演变状况,对今后化肥的需求和施用进行了科学的预测预报,为化肥生产、投放使用提供指导意见。
7.编撰《农学学概论》。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浙江省农业科学院等单位朱新民、齐连印主编的《农学学概论》,于1991年10月由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概括地论述了农业科学是科学学的一个分支,是农业科技管理理论体系的核心部分,是农业科技管理的理论基础。
8.安徽省综合农业区划调查研究。1980—1983年,安徽省农业区划委员会办公室牵头,组织全省农口各厅局和科研院所以及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农学院等院校,在各地、市、县农业部门配合下,对全省的“天时、地理、人文”,包括地形、地势、地貌、大气候、小气候、土壤、水利、生物资源、农林牧副渔业生产力水平及未来发展方向和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等各个领域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调查,历时3年多,编撰出第一部《安徽省综合农业区划》,将全省划分为5个一级区、25个二级区,并分区详细论述。这本书为指导农业科研、应用开发研究和农业生产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宝贵资料。该书获得1985年度全国农业区划成果三等奖、安徽省农业区划成果二等奖。

☚ (一)基本积累研究   三、应用研究 ☛
0000269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4 7:0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