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小煤矿
1.资源量。小煤矿,主要是指煤田边缘边界或井田结合部的零星分散的煤碳资源。据调查,全省乡镇企业所占有的地质储量约为15.5亿吨,折合标煤8.92亿吨。实际年产能力3 153万吨,折合标煤2 250万吨。
2.分布状况。小煤矿的煤质,从焦煤到无烟煤均有,以高中硫、中灰分无烟煤为主,主要分布在川南地区;炼焦煤,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地区;焦肥煤,主要分布在广元、旺苍地区;褐煤,储量少,分布零星;泥煤,主要分布在甘孜和阿坝两自治州。根据乡镇小煤矿目前产量及资源贮存情况,按现有开采条件,可将全省分为富煤区、贫煤区、泥炭区及无煤区。
富煤区:是指按农村人均占有300公斤以上标煤,且小煤矿资源丰富,可按目前产量连续生产20年以上的地区。川南有宜宾、高县、兴文、珙县、筠连、古蔺、长宁、荣县;川东有荣昌、永川、南川、奉节;川东北有华莹、旺苍;川西有大邑、彭县;川西南有犍为、沐川、峨眉、荥经、沙湾区等,共28个县(区)。
贫煤区: 是指位于富煤区外围,小煤矿产量和资源贮存都较低的各产煤县,以及虽然目前产量较高(人均占有量300公斤标煤),但按现有资源状况,仅能生产10多年的县(市)有川东黔江地区的酉阳、秀山、黔江、彭水;重庆附近的部分县;川南长江北岸的几个县;川西北的北川、安县、绵竹、什邡等县;川西的崇庆、都江堰市;川西南的凉山州和攀枝花市的部分县,共55个县(市)。
泥炭区: 在川西北高原,有面积达30万公顷以上的第四纪泥炭沼泽,其中蕴藏着大量泥炭资源。初步查明,阿坝州若尔盖县与红原县境内的储量就达19亿吨。每公斤泥炭发热量为8.37—12.6兆焦。泥炭既可作为西部缺煤区的补充能源,又是宝贵的化工及有机肥料。目前,阿坝州仅开发少量泥炭用作牧民冬季取暖燃料。从长远看,泥炭用途广泛,开发利用大有前途。
无煤区: 是指没有煤炭资源和虽贮存零星煤炭,但尚未开发利用的地区。主要分布在盆地中部和川西平原,以及甘、阿、凉三州的多数县(区),共110个县(区)。
3. 开发条件。小煤矿分布广泛,煤层埋藏浅,多属暴露式煤田。因此开采投资少,成本低,投产快,有利于群众的开发利用,便于地产地销,这是乡镇煤矿蓬勃发展的主要原因。据1990年统计,全省已有乡镇煤矿近万处,全年产煤达3 153万吨,占全省煤炭产量的7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