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 城镇体系规划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 城镇体系规划

(二) 城镇体系规划

北京城镇体系规划布局的基本方针是:改变人口和产业过分集中于市区的状况,建设重点逐步从市区向远郊区作战略转移,大力发展远郊城镇,实现人口和产业的合理布局。进一步考虑与首都周围的天津、保定、唐山、秦皇岛、廊坊、张家口、承德等邻近城市和地区的关系,使之协调发展。城镇体系布局的战略是:严格控制市区规模,积极发展卫星城镇,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中心城镇,并带动周围地区乡镇的发展。
从北京市域分析,城市发展的区位优势和土地资源在市域东部和南部。北京市对外交通干线主要有6条,其中4条面向东部和南部,从北京的东南方向可直达天津塘沽新港、秦皇岛港及唐山港等出海口,同时东、南方向又联系着广大中原腹地和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是北京对外联系的主要方向。因此,从东到西南这一扇形平原地带,是今后北京城市发展的主要地区。
具体来看,北京东部和南部地区,沿主要交通干线与公路二环的交叉处,离市区约20~30公里的城镇,如通州镇、亦庄、黄村、良乡等,具有极佳的区位和交通条件,可发展成为较大规模的城镇。在东、南方向扇形平原上,沿4条主要交通干线,即京榆公路、京开公路、京津塘高速公路、京石高速公路,其发展条件均不错。其中京津塘方向要更好一些,西南方向的京石高速公路沿线,尤其是良乡附近,用地条件受到一些制约。正东方向京榆公路因其在北京境内的距离最短(仅30公里),沿线除通州镇外,不具备在北京境内再发展新的大城镇的条件。正南方向京开公路和其他几条干线比较,城镇的等级和重要性方面要稍逊一筹,但具有发展前途。而东南方向的京津塘高速公路,因联系着天津,且离出海口最近,可依京、津地区雄厚的经济实力和政治、文化辐射功能的优势,这是华北乃至整个北方其他地区无法相比的。这一方向现在北京境内没有较大的城镇,具有最广阔的用地发展条件。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在这一地带建设,在这一轴线上,河北省廊坊市和天津市武清县均已开辟新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区,这些新区域与京、津成串相连,有可能逐渐发展为京、津城市群。
根据1993年国务院批准修订的北京市城市总体规划,北京市四级城镇体系的规划方案是:
(1)市区。是城市的主体,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功能集中体现的地方。按“分散集团式”布局原则,由中心区和围绕其周围的北苑、酒仙桥、东坝、定福庄、垡头、南苑、丰台、石景山、西苑、清河10个边缘集团所组成,规划城市建设用地610平方公里,2000年规划常住城市人口600万人,2010年为645万人(其中中心地区445万人,边缘集团200万人)。旧城区的常住人口将逐步减少,从1990年的175万人降到2000年的160万人,2010年降到150万人以下。
(2)卫星城。多是远郊县(区)政府所在地,是其所辖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具有相对独立性。规划在郊区发展14个卫星城,即10个远郊县城(或区中心)及亦庄、良乡、沙河、长辛店。除亦庄为新建外,其余均已具有相当的基础。
(3)中心镇和一般建制镇。是所辖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全市建制镇规划到2010年增加到140个,其中除卫星城外,选择确定29个建制镇为中心镇,平均每县(区)2~3个。
2010年中心镇的常住人口规划共约30万~40万人,建设用地45~60平方公里。21世纪中叶,中心镇可能发展到50个左右,常住人口达到100万人左右。在规划发展的一般建制镇中,40个是未来15年要新发展的,平均每个区、县(包括朝阳、海淀、丰台区)增加3~4个。
(4)建制镇以下的乡和村。主要是居住农业人口,也容纳部分城市人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和人口集聚程度的提高,适当地合乡并村是发展趋势。因此作为乡一级政府所在地及社区政治、经济、文化服务中心的乡集镇,其数量、规模及功能分化在未来将有较大的变化。

☚ (一) 现状分析   第二节 卫星城建设 ☛
00001805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2: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