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发挥比较优势,开发“山区”、“热区”资源
保山市的广大山区和亚热带河谷地区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新中国成立后,省、地、县曾先后组织昆明知青志愿垦荒队、退伍军人及山区农民,有计划地对集中连片的宜垦荒山和热区进行开垦。进入20世纪90年代,保山市制订了山区和热区开发的规划及措施,加大开发力度,发展特色经济,促进了支柱产业建设及农业内部产业结构的优化。1995年,全市甘蔗面积6 333公顷,总产49.15万吨,分别比1978年增长1倍和2.7倍;烤烟种植5 600公顷,产量705万千克,分别比1990年增长2.6倍和6倍;香料烟种植398.5公顷,收购烟叶36.32万千克;茶叶面积3 400公顷,产量69.2万千克,比1978年增长69.2%;水果面积已发展到1 000公顷,产量923万千克;生猪年末存栏50.1万头,肥猪出栏36.95万头,分别比1978年增长87.65%和6.6倍。1990—1995年累计完成造林面积7万公顷,其中人工造林3.4万公顷,到1995年末,全市有林面积已达19.4万公顷。1995年,全市农业总产值中,农业和林牧渔业的比重已由1990年的69.3:30.7转变为63.1:36.9,烟、糖、茶、林、畜等骨干产业已具有一定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