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农膜经营
1.农膜计划与调拨。天津市农用薄膜的经营始于1973年,由市农资公司统一收购、分配天津市生产和外省调进的农膜,区县基层供销社批发零售,年经营量大约300~400吨。在生产、收购、调拨供应上,实行计划管理,由市农资公司与天津市生产厂家签订产销合同,1978—1980年实行全年计划一次分配,分期调拨的办法。1980年以后,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状况,计划分配改合同订购,按合同要求组织调拨。1989年农资专营以来,每年由市计委下达计划,生产厂家按计划生产,经营部门按计划组织收购。
2.经营品种与销量。60年代末至70年代初,农膜的经营品种比较单一,只有普通地膜,原料以聚乙烯为主。到80年代逐渐增加了无滴膜、银色膜、灰肥膜、防老化膜、除草地膜等新品种,在北方应用非常广泛。特别是随着“菜篮子”工程的进展,农膜的使用量大幅度增加,经营量上了一个台阶,随之价格也大幅上扬。天津农用薄膜在国内市场上具有较高信誉。1990年荣获国家轻工业部颁发的首届全国轻工业博览会金奖;1994年获中国消费者协会和国家农业部质量标准司颁发的首届亿万农村消费者信得过产品金奖;1994年“兰花牌”农膜经审核鉴定符合中国名牌产品条件,入选“中国名牌产品大型画册”;1995年被评为中国农业博览会银奖。天津农用薄膜市场占有率情况为:天津市24.7%、辽宁省2%、吉林省0.5%、黑龙江省0.5%、内蒙古自治区3.3%、北京市8%、河北省6%、山东省1%、陕西省1.6%、上海市20%。近年来,一些中小农膜生产厂家纷纷上马,但是随着国家大化纤厂的投产,原材料价格下跌,致使农膜产大于销,产品大量积压,出现产销价格倒挂的现象。传统的品种如地膜、大棚膜等成为滞销产品,农膜的产品结构亟待调整。历年农膜销售量见表2-5-6。
表2-5-6 历年农膜销售量
单位:吨
年份 | 销售量 | 年份 | 销售量 | 年份 | 销售量 | 年份 | 销售量 |
1979 1980 1981 1982 1983 | 2 713 1 612 1 144 4 224 7 721 | 1984 1985 1986 1987 1988 | 4 540 3 516 4 247 3 845 5 921 |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 8 363 4 608 13 978 16 339 9 705 | 1994 1995 1996 1997 | 12 575 8 086 5 111 2 9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