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词 | (二)农牧产品出口量增加和构成比例发生变化 | ||||||||||||||
类别 |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 ||||||||||||||
释义 | (二)农牧产品出口量增加和构成比例发生变化 (二)农牧产品出口量增加和构成比例发生变化1986年至1992年的7年间,共出口优质大米35.64万吨,年均5.09万吨;出口优质水果40.53万吨,年均5.79万吨;出口蔬菜211. 89万吨,年均30. 27万吨;出口生猪328.76万头,年均46.96万头;出口活家禽23 192万只,年均3 313万只。年均出口量与1978年对比,优质大米减少13. 38万吨,减少2. 6倍;优质水果增加0.8万吨,增16%;蔬菜增12.86万吨,增74%;生猪增加19.95万头,增74%;活家禽增2363.5万只,增2.5倍。1992年全省主要农牧业鲜活产品外贸出口金额51944万美元,比1986年增加21 582万美元,增长71%,其中种植业增长68.4%,畜禽业增长76.8%。畜禽业与种植业鲜活产品出口贸易金额的比例,由1986年的31.7:68.3变为1992年的32.8:67.2。主要农牧产品出口贸易情况见表6-2-1。 表6-2-1 主要农产品出口贸易情况 单位: 吨
广东外向型农业的发展有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以出口为导向发展外向型农业。在战略模式上把外向型农业确定为出口导向型,充分利用中央给广东的“特殊政策,灵活措施”,制订了有利于外向型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措施,并充分发挥广东地理优势和资源优势,积极引进国外资金、技术、良种和设施,发展外向型农业生产,不断扩大出口产量。同时,又用活从出口获得的外汇来扩大出口产品的生产,形成外向型农业的良性循环。二是瞄准国际市场需求发展外向型农业。80年代后期起,国际农产品市场对名、特、优、稀农产品及加工品需求日益增多,广东及时调整产品结构,并积极引进国际市场需求量大的新品种,调整某些农产品的出口缺口,保持和扩大了市场。三是大力提高农产品的保鲜和深加工能力。80年代中后期以来,全省各地已建成了一批农产品的保鲜、冷冻和加工企业,农产品的精深加工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改善了农产品出口的质量档次结构。 ☚ (一)建立农牧业产品出口生产基地 第三节 林业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 ☛ |
||||||||||||||
随便看 |
|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