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学原理
美国社会学家埃德温·萨瑟兰于1939年出版的一本关于犯罪学方面的权威性专著。 书中提出的著名论点“不同联系论”(又译作“随异交往论”、“不同接触论”、“微分结合理论”),在西方犯罪学中产生过重大影响。主要观点是:犯罪是学得的,是在与他人交往中与他人互相影响的过程中逐渐学会的,犯罪行为学习的主要过程是在与他本人关系最密切的朋友范围内发生的。 学习主要包括犯罪技术、动机、目的、心理态度、实施犯罪、隐蔽犯罪的方式。 一个人成为罪犯是因为他的犯罪获利超过了不利的程度。 学习犯罪过程中也包括学习反犯罪的过程。在不同联系中接触的学习犯罪的次数、时间越多,机会越多,犯罪的程度也就越大。萨瑟兰试图以这一观点代替“多因素论”来解释一切犯罪行为。该书先后出版了9次,对西方犯罪学产生很大影响,萨瑟兰也因此被誉为“美国犯罪学的前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