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农村卫生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农村卫生

(二)农村卫生

陕西是我国西北一个农业大省,全省107个县、市、区中, 有50个县为国家 “八七”扶贫县。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以后, 到80年代初全省保留下来的村级卫生组织不到原来的1%; 乡镇卫生院危房高达25%, 平均每院仅有0.4名医师。县级医疗卫生单位人才大量外流, 服务能力低下。农村缺医少药、看病难、住院难的现状与广大农民健康需求之间的矛盾日益尖锐。
面对农村卫生工作的严峻局面, 在当时全国各项改革以城市为重点的情况下, 陕西率先提出了卫生工作重点向农村转移的指导思想, 并确立了加强农村卫生事业建设、预防保健、振兴中医药和人才培养四项战略重点, 得到了省委、省政府和卫生部领导的肯定和高度评价。
80年代初以来, 省委、省政府先后5次召开全省卫生工作会议; 省人大、省政协常委会坚持每年对农村卫生工作进行审议、听取汇报, 组织代表、委员对农村卫生工作进行视察; 同时, 省政府还把农村卫生工作的主要任务指标纳入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的任期目标和小康村、乡镇建设及扶贫攻坚计划, 作为考核各级领导政绩和为群众办实事的一项重要内容, 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 不断从组织领导上给予加强。
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网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 “整顿、重建、提高、发展”的方针和村建乡管的原则, 采取村集体办为主, 乡医联合承包经营、乡卫生院延伸设点、乡医个体办等方法, 村级卫生组织有了较快发展。到1995年, 全省有村卫生室32 042个, 覆盖率达87.5%, 其中集体办医占55.1%。有乡村医生35 702人, 卫生员21 012人,接生员16 654人。有36.4%乡医具有中专毕业水平。经过整顿、重建后的村卫生室, 基本上实现了有医有药、能防能治、方便群众。
县级医疗卫生机构, 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中心, 建设规模大、周期长, 陕西省采取资金集中使用, 分期分批重点建设的方法, 省、地、县三级先后筹资7 167.3万元, 完成了6批68个县级医疗卫生单位的重点建设。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卫生网的枢纽, 担负着社区医疗、保健、预防、康复服务等繁重任务。按照卫生部标准, 全省2600多个乡镇卫生院要全部建起来, 约需10亿元左右。从1982年开始, 全省累计筹集资金11 364万元, 用于乡镇卫生院、县防疫站、妇幼保健院(站) 三项建设。共改造危房284 355平方米,新建房屋360 739平方米, 装备医疗器械4 127台(件),全省40%的乡镇卫生院和县防疫站、妇幼保健机构,不同程度地改变了设备陈旧、房屋简陋、防治水平低下的落后状态, 服务能力有了明显提高。
卫生技术队伍建设是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的核心。10多年来, 先后多渠道、多规格、多层次为全省农村培养医学大专人才12000余名, 中专人才近20000名, 另有20000余名乡医经过培训达到了中专水平。商洛地区累计投入资金480余万元, 用于农村卫技人才培养。与1986年相比, 全地区卫技人员学历大专层次增长了99.4%, 中专层次增长了62.3%,队伍素质、结构逐步趋于合理。
与此同时, 陕西还把组派城市医疗队支援农村,作为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1985年以来,连续11年每年组派50支城市支农卫生工作队到贫困山区农村工作,为发展贫困地区经济,保障人民健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农村奔小康, 是90年代我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主题。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 一些刚刚富裕起来的农民, 往往因疾病而再次跌入贫困的深渊。据统计,陕西全省农村贫困户中, 因病致贫、返贫的比例达50%以上, 个别地区高达60%。近年来, 陕西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在致力于农村卫生事业发展的同时, 将主要精力用于发展和完善农村合作医疗上来, 以提高农民群众集体抗御疾病风险的能力。

☚ (一)卫生改革   (三)预防保健 ☛
00027747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10:27: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