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其他占地状况
其他占地包括外国人、华商、祠堂、庙宇、会馆、公墓、山庄、公所、学校、教会、慈善团体、工厂、机关、农场、苗圃、国防用地、社团、官僚占有土地,以及户主不明的土地等等。
1.外国人占地。据不完全统计,外国人在上海近郊占地498.27公顷。其中,在浦东的杨思、洋泾、高桥三区近黄浦江一侧,英美法德等国厂商,占有土地253.77公顷。在浦西以新泾区最多,共被外国人占地150.44公顷,分属138户,大多数集中于虹桥路、淮阴路两侧,主要用以修建别墅、花园。其中,商业企业占地56.58公顷,占总数37.6%;外国总会占地30.59公顷,占20.3%;私人占地21.64公顷,占14.4%;地产商占地20.64公顷,占13.7%;余则依次为金融、文化、政府机关、工厂和教会等占有。
2.华商占地。主要为上海的地产公司和银行所占有。地产公司土地大多购置于30~40年代。据1950年调查, 有15家地产公司在新泾区拥有土地19.05公顷, 其中土地最多的一家公司拥有8.81公顷。银行土地, 1934年, 中国通商银行第三支行在蒲淞区置地0.4公顷。至1950年初, 9家私营银行和1家已为国家接管的银行, 在新泾区占有土地25.88公顷。浙江第一商业银行占地面积居首, 有13.209公顷, 另有代管地40.83公顷。华商上地95%以上是农田, 大多购自于当地农民, 部分为债务人的抵押。
3.学校、教堂、祠堂等占地。据川沙、宝山、奉贤、金山等县的资料, 土地改革以前, 学校、会馆、祠堂、庙宇、教堂、慈善机构等占有土地共0.8万多公顷, 占土地总面积的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