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
据1952年省政府经计委统计,由于互助运动的发展,促进了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与提高。如粮食总产量,1951年比1949年提高16.6%,工业原料作物产量尤其明显,仅就棉花产量,1951年比1950年提高64.7%,为1949年的339.1%,超过伪满1943年的172.2%。又据辽宁省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报告上的统计,绥中县王宝山村革命十月农业生产合作社,该社所属土地在建社前粮谷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不及1 500公斤,到1952年建社(19户),单位面积产量即达2 150公斤。1953年该合作社扩大到43户,虽然受了灾,但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到2 225公斤。1954年该合作社扩大到60户,单位面积产量增加到2 875.5公斤。到1955年扩大到172户,单位面积产量上升到3 100公斤,即4年提高一倍以上。当时,与该社相类似的典型社在全省占相当的数量,由此可见,互助合作有效地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从互助合作的全过程看,由于克服了小农经济的弊端,发挥了集体经济的优势,使粮食连年增产,收入稳步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