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以海带、贻贝为主的养殖开发1959—1977年
海带是这个时期的主要开发品种,1958年以后,由国营养殖发展到集体养殖。1960年,全省面积发展到2.41万亩,年产量达到18400多吨。随后,产品滞销,养殖面积减少。后随着制碘工业的发展,海带生产开始恢复发展。1977年,全省养殖面积达到10.43万亩,总产量125194吨。贻贝人工大面积筏式养殖始于1972年,几年后,一跃而成为此阶段主要开发品种之一。1977年,全省养殖面积2.8万亩,总产量4.99万吨。由于销路未打开,产品滞销,以后养殖面积有所减少。滩涂贝类,由于人工育苗技术尚不过关,天然苗种有限,因而养殖生产受到限制,一般年份,护养面积万亩左右,年产量少时300—500吨,多时3 000—4 000吨。裙带菜人工筏式养殖发展较快,1975年养殖面积达2 200多亩,年产400吨。1972年,海参、扇贝人工育苗和扇贝吊养、多层笼养均获得成功,海珍品养殖生产也有新发展。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很不稳定,少的年份养殖百余亩,产量十几吨,多的年份则近千亩,产量几十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