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互助组的整顿提高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互助组的整顿提高

(二)互助组的整顿提高

在互助组发展过程中,有些地方由于领导不力, 互利政策贯彻不够, 放松对农民的社会主义教育, 因而互助组出现有 “春组织,夏互助, 秋垮台, 明年再重来” 的情况; 有些农民生产困难时要求加入互助组, 困难过后, 则要求退组,严重影响互助组的稳定。同时, 也有少数地方出现急于追求高级形式的现象。1952年3月, 省委根据中央第一个互助合作决议(草案) 的精神, 并针对当时存在的上述情况, 发出 《关于1952年农业生产任务的决定》, 指出: 必须 “积极发展农业劳动互助组织”,要 “反对放任自流、放弃领导的右倾态度, 同时必须防止形式主义的急性病。” 同年6月, 省委召开地委书记会议, 强调对已组织起来的互助组要有计划地进行整顿, 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 逐渐求得发展。要求纠正一些地方没有很好贯彻自愿互利原则, 出现的强迫命令和形式主义, 以及在互助组基础尚不稳固的情况下急于转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现象。由于这些指示精神的认真贯彻, 全省互助组在巩固提高的基础上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1952年11月, 省委召开全省第一次互助合作会议,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 确定了1953年和后几年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方针、任务和步骤。据这次会议统计, 全省组织起来的劳动力有295.7万人, 约占农村总劳动力的52%; 共有互助组33.75万个 (每组平均有8.8个劳力), 其中常年互助组5.23万个, 占互助组总数的15.5%。常年互助组所占的比例, 陕北约为20%~25%, 关中为 15%,陕南只占2%左右。由此可见, 此时全省农村, 只有一半左右的劳力组织起来, 而且以临时互助组为主。这次会议提出, 今后农业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 应是“边发展、边巩固、边提高, 有阵地的向前推进”。同时又指出, “积极整顿、巩固与发展、提高互助组,重点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 从群众、干部、经验等方面创造大发展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条件。” 1953年1月,省委又根据中共中央西北局第二次互助合作会议的精神, 对原定偏高的农业互助合作发展计划作了适当调整, 除专、县直接重点试办农业生产合作社外, 主要对互助组进行大力整顿、巩固和提高, 在加强组内骨干力量培训和经常思想政治工作的基础上, 认真贯彻执行“自愿互利、民主管理”三大原则。经过一年的调整和整顿, 到1953年底, 全省共有互助组28.08万个,参加农户142.48万户, 占总农户的47.5%。到1954年底, 全省参加互助组的农户, 也只增加到占总农户的57.2%。互助组总数, 较1952年统计的33.75万个减少了16.8%, 除少数互助组转变为农业生产合作社外, 主要原因是:
❶经过整顿, 纠正了强迫命令之后, 把原来有名无实的形式组大部去掉了, 统计数字接近了实际;
❷在发展过程中, 有的两个以上的组合并成一个,使组的总数减少了, 而组内的户数却增加了。但从总体上看, 由于各级领导较前重视, 认真贯彻了 “整顿、巩固、发展、提高” 的方针, 因而互助组总数虽有减少, 但质量普遍有所提高, 在产量上显示优越性的互助组大量增多。1953年全省评出的省级丰产模范互助组就有117个。

☚ (一)互助组的兴起   (三)互助组的作用 ☛
00027479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3:17: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