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rsha戒日王(589—647),印度戒日王朝国王(606—647年在位),戒日王朝的建立者,印度古典文化的集大成者。他为中国人所熟悉主要是玄奘西游的缘故,而单就印度历史而言,他也是最具影响的帝王之一。606年,戒日王因其兄罗贾伐弹那为邻国所杀而嗣位。他励精图治。6年后,誓师复仇,进而以首都曲女城为中心,征伐四方。当时领土包括恒河流域,旁遮普和拉其普特的大部分地区,直到西印度卡提阿瓦尔半岛一带。他是继笈多王朝之后统一印度的著名国王,曾多次派遣使臣与中国唐朝通好;唐太宗亦派王玄策等人多次使印报聘。在他统治的40 余年间,北印度相对稳定繁荣。他死后,帝国开始分裂,出现了王朝林立的局面。 戒日王信奉印度教湿婆派,但对其他宗教也都采取扶持政策。他修建了许多佛塔、伽蓝,供养佛教僧众。每五年举行一次无遮大会(各个教派都可以参加的宗教大集会),鼓励各教派进行宗教学术交流。中国玄奘访印期间,正值戒日王治世,颇受礼遇。戒日王奖掖文艺,在宫廷中供养了一批著名文人。他自己也是一个文学传记作家。著有《龙喜记》(有吴晓铃之中译本)、《璎珞记》、《钟情记》3部剧本传世(一说这些剧本系他人所写)。另外,他创作的《八大灵塔梵赞》和《野朝赞》表现出强烈的佛教情趣。由于戒日王对佛教的扶助支持,佛教徒把他看作与阿育王、迦腻色迦齐名的护法名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