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乐平蔬菜
乐平市把蔬菜生产作为商贸兴市和振兴农村经济的龙头产业来抓,实施“兴菜富农”工程,通过抓“龙头”、建基地、架“桥梁”的办法,使蔬菜生产成为乐平乃至景德镇市农业的一大特色,成为省内有名气、华东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一项支柱产业。1995年,全市种植蔬菜13 333.33公顷,总产53万吨,产值3.2亿,远销沪、浙、苏、闽、粤等11个省市。为发展蔬菜生产,1993年,市委、市政府作出《关于大力发展蔬菜生产的决定》,专门成立了蔬菜生产领导小组,市6套班子成员普遍与菜区乡镇、村建立了联系点,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其作法:
❶引导农民因地制宜建设基地,发展规模、集约经营。全市有13个乡(镇)、112个村为蔬菜生产基地,有4万多种菜专业户,基本做到了“一村一品、集中连片、区域种植”。
❷大力加强蔬菜市场建设。在城区206国道旁建起了一个占地4万平方米的批发中心和一座库容500吨的恒温库,1 300平方米的综合服务大楼以及3 000平方米的交易大棚,成立了大市场管理处,在13个乡(镇)建起了蔬菜经销市场,总面积达9万平方米,扶持100个蔬菜运销大户,还在上海、南昌、鹰潭、景德镇、德兴等地办起了100多个蔬菜经销点。目前,全市从事蔬菜运销的人员已有2 000多人,运销专业户350户,一个以重点蔬菜乡镇、村交易市场为支点,以蔬菜专业批发市场为中心的蔬菜交易网络初步形成,仅批发市场日交易量就达30万千克,年成交量8.2万吨,占全市外销蔬菜总量的20%,年交易额1亿元。乐平市日趋成为全省的蔬菜集散中心、价格形成中心和信息服务中心。
❸切实抓好社会化服务。市成立了具有管理和开发服务双重功能的蔬菜开发总公司,菜区乡(镇)分别成立了蔬菜产销协会,重点种菜村都办了蔬菜销售实体, 向菜农提供良种、化肥、农药、技术、信息运销一条龙服务, 通过 “公司 (协会) 加农户” 的经营形式, 把农民整体带入市场。
❹帮助农民大力推广良种、良法。全市有大棚为主的保护地栽培面积2 733.33公顷, 大中棚2万个, 遮阳网80万平方米。在品种上, 不仅发展本市的传统品种, 而且瞄准市场, 挖掘发展了一批耐贮藏、易运输、适销对路的蔬菜品种, 通过 “北菜南种”、“洋菜中种”, 引进了西洋芹、青花菜、生菜、紫甘蓝等20多个新品种, 培育出一批特色名优品种。全市现有10大类100多个蔬菜品种。在稳定常年种植面积的同时, 大力发展粮(棉) 菜轮作、套种, 推广了18种优质高效农业栽培模式, 既保证了粮、棉等大宗农副产品的有效供给,又增加了农民的收入, 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