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经验
农业综合开发之所以能取得显著成效,主要经验是:
❶按区域集中资金投入,综合开发。农业综合开发一改传统常规农业资金“撒胡椒面”的做法,不受部门分割制约,按开发区域集中资金投入建设,完全用于开发项目建设上。在建设内容上,以增加粮食等主要农产品总量为主要目标,以改造中低产田走内涵深度开发的路子,根据开发区域存在的主要制约农业发展的因素,进行山、水、田、林、路、科技综合治理,使项目区一次改造成功。
❷讲究“规模”,集中连片治理。农业综合开发不搞“小农经济”,主要解决当前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一家一户难以解决的农田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问题,在改造农田建设过程中坚持集中连片治理,开发一片、见效一片。多种经营项目中注重规模种植,集约养殖,按照集约化、商品化、现代化农业的建设思路进行农业开发项目建设。
❸严格按项目进行管理。农业综合开发首先借鉴了世界银行贷款的项目管理办法,首次在我国农业建设史上实行严格的项目管理。做到了项目的提出、论证、评估、审查批准科学化,项目实施建设检查监督程序化,项目竣工验收标准化。项目建设过程中资金的拨付、核查和项目的建后移交管护,实行有章可循、照章办事的原则。
❹统一指挥、部门配合。农业综合开发由于成立了农业综合开发领导小组,实行统一指挥、部门配合,避免了农业建设上的“各自为政”、“各唱各的调”,把有关部门的力量集中起来,发挥各自优势,拓宽资金投入的渠道,形成合力,取得了最佳“综合”效果。
(二)主要经验
1. 土改与剿匪、镇反、生产相结合。依据福建的具体情况,采取了将土地改革与剿匪、镇压反革命、海防对敌斗争以及生产救灾工作相结合的工作方针。福建土地改革斗争是十分复杂和尖税的。国民党统治崩溃之后,他们有计划地布置与组织土匪武装,妄图进行所谓的“长期的游击战争”。地主阶级早有应变准备,他们对土地改革进行顽固的反抗,到处造谣惑众,制造宗派斗争,分散财产,隐瞒土地,破坏农具,宰杀耕牛,组织假农会,勾结土匪特务,阴谋武装暴动。因此,在土地改革进行中,采取放手发动群众,开展阶级斗争,避免“和平分田”,把土改与剿匪、镇压反革命紧密结合。三者同时部署同时开展,相互推动。这样,给土匪、恶霸、特务、反革命分子以严厉的镇压,为土地改革的顺利进行扫除障碍, 同时又彻底肃清了土匪和反革命分子。在农忙时,全力以赴领导群众生产,鼓舞农民的生产热情,发展生产。农闲时,则以土地改革为中心任务,结合做好生产工作。对沿海渔、盐民则在开展反封建斗争的基础上,组织他们武装下海捕鱼,进行劳武结合。因此,两年内,不但完成了土地改革任务,也战胜了各种敌人和各种灾害,取得了农业增收,达到了土改与发展农业生产两不误、双丰收的目的。
2. 始终贯彻群众路线和阶级路线。为了使土地改革达到正确执行政策,充分发动群众,消灭封建势力的目的,福建在土地改革中,一方面,充分发挥了政权、人民法庭的作用, 广泛采取了人民法庭审判和群众控诉相结合的做法, 给地主阶级的反动政治组织及武装势力以迎头痛击,鼓舞了人民群众的斗志。全省共召开27000余次斗争大会,参加群众达1092万多人。依法严办了一批扰乱治安、破坏土地改革的不法地主。同时在运动中,运用各种组织形式,深入地发动贫雇农,紧密地团结中农和其他劳动人民, 团结小土地出租者和海外侨胞,争取中立富农,分化与孤立地主,不断地分批组织工商业家和民主人士下乡参观或参加土地改革,加强对他们的实际教育,因此使广大农村和城市形成了一条广泛而坚强的反封建统一战线。另一方面,有领导地放手发动群众,在运动中充分采用调查研究,典型试验,掌握重点,训练干部和开好代表会议的工作方法。在运动开展之前,抓紧时间完成清匪、反霸、减租、健全农会等准备工作。运动开展时,运用先进地区支援落后地区的工作方法。运动转入结束时,不断地防止急躁草率和自满松劲的现象发生, 从而使土改运动健康地发展。
3. 根据实际情况,正确贯彻执行中央制定的土地政策。福建土地关系复杂,特殊地区多,在土地改革运动中,经过调查研究和典型试验,针对不同地区的不同情况,分别制订了有关林区、华侨、老苏区、渔区、盐区的土地改革的具体实施办法, 解决具体的特殊政策问题。关于山林土地改革政策:根据山林与一般土地不同的情况,采取不同的分配方法和计算方法。其主要的分配原则是,以原经营为基础,山田统一计算分配;山林便于各户经营者分给各户所有, 不便于一户经营者分给数户共有,或分给自愿相结合的组所有,或分给一乡一村共有;大块林山则收归国有。其计算原则为根据土质好坏、苗木大小、面积多少、离村远近、运输方便与否、产品价格高低等不同情况,参照当地原有习惯及经过农民民主评议, 以每年平均收益折合普通土地加以计算。关于华侨土地财产的处理:主要是照顾华侨所有的房屋; 其次是照顾原为劳动人民的华侨在出国后出租小量土地(超过2%的部分),照顾原劳动人民的华侨出国后上升为兼地主成分的财产;对无地、少地及缺乏其他生产资料的侨属,虽然有少量侨汇收入,一般也分给与农民同样的一份土地和生产资料; 对侨属划分成分时特别慎重。关于老革命根据地的有关政策:凡保持土地革命果实的地区,应保护农民及其他劳动人民过去所分得的财产,保护中农的土地和财产,保护富农当时依法保留的土地及其以后的劳动所得;着重征收“公堂田”、“保公田”,消灭土地革命后复活的封建势力和反革命势力;新中国成立后群众自发分配的土地,基本上予以承认,但应进行复查;对中农利益被侵犯者应予补偿。经过土地革命而未保持土地革命果实的地区,按照一般新区土地改革政策原则进行。老革命根据地凡群众公认为烈属者,应一律承认,并给予应有的照顾。关于渔民、盐区的士改有关政策:渔区主要是没收、征收渔业资本家的渔用地,渔具只没收附于渔用地的石堆及渔网、捕鱼之竹竿;盐区主要是没收和征收盐场,并没收盐场主的盐具。同时征收渔业资本家的渔用地,富渔民和富盐民所有的鱼用地和盐场都收归政府所有,只分配使用权。这些具体政策及实施方案的确定,对土地改革运动的健康、顺利进行具有重要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