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词典首页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字词:

 

字词 (二)主要水果购销
类别 中英文字词句释义及详细解析
释义
(二)主要水果购销

(二)主要水果购销

1.梨购销。50年代前期,供销社梨的收购量仅120~370吨。1956年,梨列为省计划管理商品,当年全省梨收购量达到2 366.5吨,1959年,增加到5 481.9吨。60年代初,因受自然灾害影响,生产下降,收购减少。1963年,砀山梨、徽州雪梨列为安徽省供销合作总社计划调拨商品,每收购50千克奖售化肥5.5千克、人造棉0.33米(1市尺)、香烟1包;每收购100千克,供应布胶鞋1双。1965年,改为收购50千克,奖售化肥4千克(或饼肥1.5千克、化肥3.5千克),收购量不断增加。到1977年,全省收购33 478.1吨,为历史最好年份。从1980年起,梨市场放开,实行议购议销,多渠道经营,供销社收购量锐减,当年收购9 746.1吨,1988年降至625.1吨。从1965年起,砀山酥梨、徽州雪梨大量销往省外,主要销往上海、江苏、浙江、江西、湖南、湖北、广东、广西、福建等省市。
2.苹果购销。1952年至60年代,供销社苹果收购量很小。从1965年起,随着苹果产量提高,收购数量增加,由1965年的419.1吨增加到1977年的6 007吨。从1984年起,苹果实行多渠道经营,社队及果农自销量增加,供销社收购数量锐减,降至1986年的1 945.6吨。从1987年起,直接向省外生产单位购进的苹果增加,收购量有所回升。从1956年起,苹果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计划调拨商品。安徽为非重点产区,省内市场供应主要靠外省货源。每年由国家安排从山东、辽宁等省调入苹果。1975年,省外调入13 668.6吨,达历史最高水平。1984年,苹果由派购改为议购议销,省外调入量逐年减少,1988年,调入5 305.6吨。
3.柑橘购销。从1952年起,供销社收购柑橘。1956年定为全国供销合作总社管理的计划调拨商品,安徽为柑橘非重点产区,省内市场供应多靠省外调入,每年国家安排从浙江、四川、江西、福建等省调进柑橘。60年代,年调入量400~800吨。1979年,随着柑橘生产的发展,产量增加,省外柑橘也大量流入,收购量增加很快,其中省内货源只占28%~30%。1984年,柑橘由派购改为议购议销后,多渠道经营,供销社收购量由1983年的1 228.8吨下降到几百吨。
4.葡萄购销。葡萄由于不便储运,历来以集市贸易和工业收购为主,供销社只作渠道之一参与购销,购销量不足总量10%。1965年,安徽省土产杂品公司对葡萄销售作了安排,萧县、砀山、界首等重点产区葡萄主要由工业部门负责加工处理,分散产区主要由供销社负责鲜销。铁路沿线产区葡萄安排省外调拨和城市供应,非铁路沿线主要为地产地销。当年全省共营销葡萄404.2吨。从1965年起,葡萄列为非统计商品,各地供销社亦有部分购销。

☚ (一)经营状况   十一、蔬菜购销 ☛
00002832
随便看

 

文网收录3541549条中英文词条,其功能与新华字典、现代汉语词典、牛津高阶英汉词典等各类中英文词典类似,基本涵盖了全部常用中英文字词句的读音、释义及用法,是语言学习和写作的有利工具。

 

Copyright © 2004-2024 Ctoth.com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2021023879号 更新时间:2025/8/15 5:3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