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主要山脉
河南省主要山脉有:太行山脉,伏牛山脉,桐柏—大别山脉。
1.太行山脉。分布于河南省西北部边缘地带,整个山脉呈一向东南突出的弧形带状,长约180公里,北部最宽处可达50公里,西部最窄处不到5公里。山脉的主脊地带主要由寒武—奥陶纪灰岩构成为中山类型,海拔多在1 500米以上。林州以西的太行中山系断块构造中山,山势异常陡峻,有南北延伸的多级嶂壁,呈直立状的悬崖峭壁,每级高数十米至百余米不等。山峰顶部较平坦,西侧山坡平缓,逐渐过渡为山西高原。济源以北的太行山地,山体峻峭,海拔多在1 600~1 800米之间,个别山峰超过1 800米,为省境内太行山脉的最高峰。沁阳以北一带的太行山地,地势较低,海拔多在800米以下,是晋、豫间的天然交通要道。在太行山主脊以东和以南,山势明显降低,广泛分布着低山及丘陵,其间有一些凹陷盆地和宽阔平缓的河流谷地,较大的盆地有林县(现为林州)盆地、临淇盆地、原康盆地、南村盆地等,纵横约10~25公里,地势平缓。
2.伏牛山脉。是秦岭东延到河南省的一条重要山脉,西北东南走向,绵延200多公里,是黄河、淮河和长江三大水系的分水岭。北面与熊耳山、外方山交汇,没有明显界限,南面与南阳盆地相接。山体规模巨大,主要由花岗岩构成,山势异常高峻挺拔。山脉西段群峰耸立,属海拔2 000米左右的中山类型,东段的山势逐渐降低变为低山和丘陵。伏牛山脉的主脊地带位于栾川以南,山脊狭窄陡峭,多呈锯齿状或锥状,北坡陡峻,多有悬崖峭壁出现,南坡稍缓。山脉两侧河流或沟谷下切强烈,形成一些窄深的峡谷或嶂谷,有很多跌水和瀑布。
3.桐柏—大别山脉。桐柏山和大别山分布在河南省南部边境地带,自西北向东南延伸。桐柏山脉主要由低山和丘陵组成,海拔400~800米,只有个别山峰海拔超过1 000米。鸿仪河—桐柏县城以南是以低山为主,以北广泛分布着连绵起伏的丘陵。低山丘陵间有一些大小不等的盆地和宽阔的谷地,其中以桐柏—吴城盆地最大。大别山脉位于京广铁路以东的豫、鄂、皖三省交界地带,近东西向延伸。西段山脉主脊高度不大,多在海拔800~1 000米之间,但东段山脉主脊狭窄高峻,有一系列陡峭的山峰,海拔均超过1 000米。自山脉主脊向北地势逐渐降低,由低山、丘陵过渡为山前洪积倾斜平原。山脉北侧河流均向北或东北流去,沿河多形成宽阔的河流谷地。